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知识 >正文
麻疹是什么样的(麻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6 12:30:26冯辰华来源:
大家好,知识小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麻疹是什么样的,麻疹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麻疹是过去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之一,传染性很强。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全身斑丘疹。自20世纪60年代中国广泛使用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原因: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是一种球形颗粒,直径约100-250nm,有6个结构蛋白。麻疹病毒可从前驱期和发疹期的鼻腔分泌物、血液和尿液中分离出来。在人胚胎或猴肾组织中培养5-10天后,细胞出现病理变化,可见含嗜酸性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这种病毒不耐热,对阳光和消毒剂不敏感,但在低温下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流行病学: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儿童在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具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结膜、鼻、口、咽、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飞沫传播。这种病传染性很强,90%以上的易感人群都接触过。过去城市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免疫力不持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该病的发病多见于未接种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青少年和青年人,甚至可能在社区形成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获得母体抗体,出生后4-6个月内有被动免疫,之后逐渐消失;虽然大部分婴儿血液中的母源抗体在9个月的时候是检测不出来的,但是有些孩子仍然可以存在长达15个月,会影响疫苗接种。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没有免疫力,但在分娩前后会生病。
发病机理:
当易感者吸入含有病毒的鼻咽分泌物或飞沫时,麻疹病毒在局部黏膜内短时间繁殖,少量病毒侵入血液。此后,病毒在远隔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积极复制,在感染后第5 ~ 7天左右大量进入血液,为临床前驱期。在此期间,病毒可在儿童全身组织中发现,如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液、血液等分泌物和体液中。这个时候感染最强。皮疹出现后,病毒复制减少。到感染后第16天,只有尿液中的病毒能持续几天。出疹后第二天血清抗体几乎100%阳性,临床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此时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反应仍受到抑制,因此部分患者常出现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10%患儿脑脊液淋巴细胞明显升高,50%患儿在发病高峰期有脑电图改变,但仅有0.1%患儿有脑炎症状和体征,常出现在急性发病后数天。此时血清中抗体已升高,未发现病毒,故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也称为道森脑炎。发生在麻疹数年后,提出了慢性麻疹脑炎的发病机制,如病毒突变、病毒株特殊毒力或二次病毒感染等,但均未能证实。最近发现,SSPE患者是由于脑细胞中M蛋白(基质)合成过程中翻译受阻所致。因为这种蛋白是病毒组装所必需的,M蛋白的缺乏导致不完全麻疹病毒聚集,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这种疾病。
病理学:
麻疹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病变可出现在全身各个系统,其中以网状内皮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明显。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淋巴结、扁桃体、肝脏、脾脏、胸腺可见多核巨细胞。毛细血管周围单核细胞增生和多核巨细胞
麻疹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为Hecht巨细胞肺炎,而支气管肺炎为继发性细菌感染。在SSPE的早期可以看到脑膜的轻度炎症。脑炎涉及皮层和皮层下灰质和白质。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经常增生。病后期有神经元变性、神经元缺失和髓鞘缺失,神经元和星状细胞的细胞核内可见核包涵体。电镜下包涵体呈管状结构,是副粘病毒核衣壳的典型表现。这些病变在脑内分布不均匀,疾病早期和晚期的变化不一致,所以脑活检没有诊断意义。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潜伏期:
一般需要10~14天,但也可以短至1周。在潜伏期可能会有轻微的体温上升。
2.前兆期:
称为喷发前期,一般持续3~4天。
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或以上发热;
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特别是眼部症状,结膜炎症、眼睑水肿、流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的充血水平线(史汀生线),对麻疹的诊断很有帮助;
科普利克斑,出现在喷发前24~48小时,为灰白色斑点,直径约1.0mm,外有红色晕圈。起初,它们只出现在面向下磨牙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扩散至唇粘膜。出疹后粘膜皮疹逐渐消失,留下暗红色斑点。
偶尔出现典型皮疹时,皮肤荨麻疹、淡斑疹或猩红热疹消失;
部分病例可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婴儿可能有消化系统症状。
3.喷发期:
过度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上升至40~40.5,皮疹开始稀疏,呈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皮疹之间的皮肤是正常的,它开始出现在耳朵后面,颈部,沿着发际线边缘,并在24小时内向下发展。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二)其他类型的麻疹
1、轻症麻疹: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2、重症麻疹: 发热高达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粘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可能是DIC的一种形式;若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3、无疹型麻疹: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此型诊断不易,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和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增高才能确诊。
4、异型麻疹:为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无口腔粘膜斑;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内不用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
5、成人麻疹:由于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麻疹粘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但畏光少见。
并发症:
(一)喉、气管、支气音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粘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二)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AIDS病人合并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三)心肌炎:
较少见,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
(四)神经系统:
1、麻疹脑炎: 发病率约为1‰~2‰,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出现意识改变、惊厥、突然昏迷等症状。脑脊液改变为: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达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
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是一种急性感染的迟发性并发症,表现为大脑机能的渐进性衰退,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并完全恢复。85%起病在5~15岁,开始症状很隐匿,有轻微的行为改变和学习障碍,随即智力低下,并出现对称性、重复的肌阵挛,间隔5~10秒;随疾病进展,肌阵挛消失,出现其他各种异常运动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共济失调、视网膜冰、视神经萎缩等;最后发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碍、去大脑强直等。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诊断后l~3年死亡,个别能存活10年以上。
3、其他:
格-巴综合征、偏瘫、大脑血栓性静脉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少见。
(五)结核情恶化: 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对结核菌素的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消失,可持续几周,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者不鲜见。
(六)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麻疹过程中由于高热、食欲不振,可使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最后导致失明。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二)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
预防:
(一)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发病;0.05ml/kg仅能减轻症状;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二)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l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1989年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提出:4~6岁儿童进幼儿园或小学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人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三)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四)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vivox21跑分安兔兔多少(vivox21跑分)
- 麻疹是什么样的(麻疹是什么)
- m7.5砂浆用什么水泥(m7 5水泥砂浆是什么意思)
- 斗牛牛王排名(斗牛牛怎么玩)
- 每天喝枸杞红枣(每天喝枸杞红枣水好吗)
- 电脑芯片的制造过程(电脑芯片怎么看)
- 怎样找回删除的照片恢复(怎样找回删除的照片)
- 格力空调外机嗡嗡响如何解决(格力空调外机嗡嗡响)
- 绿地新瑅香公馆(关于绿地新瑅香公馆当前房价介绍)
- 电动车电机功率越大越好吗(电动车电机)
- 上海松江邮编(上海松江邮编)
- 河南农业大学怎么样好不好(河南农业大学怎么样)
- x80pro天玑版和骁龙版哪个好(x8ccc)
- 四驱兄弟主题曲第二部(四驱兄弟主题曲)
-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步骤(自救)
- 为什么pe低的股票好(股票pe高好还是低好)
- 法理学张文显第五版(法理学全文)
- 雅琪夫妇(雅琪)
- 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啥意思(人不知而不愠的愠)
- 英文美文网(英文美文网)
- 新城玖珑湖(关于新城玖珑湖当前房价介绍)
- 今日怎么使用西瓜播放器下载电影(怎么使用西瓜影音搜片看片下载片)
- 今日北京特色旅游活动(北京特色旅游攻略)
- 今日非凡电子书论坛上不去(非凡电子书论坛邀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