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真服务还是假噱头?车企为何布局“智驾保险”
发布时间:2024-03-10 08:09崔松眉来源:
百城、千城、全国……智能驾驶“大战”早已已启,但相关保险服务却远还未跟上。
日前,极越汽车宣布,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智能驾驶保障服务(智驾保)正式上线。
极越方面表示,2024年3月1日0时后交付并通过极越官方合作保险渠道完成交强险及商业险投保的新用户,极越将免费赠送该服务;对于上线前的老用户,在完成相关试驾邀请任务后,极越也将免费赠送智驾保服务,并计划于4月向全量用户开放智驾保服务订阅。
虽然带“保”字,但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坦言,智驾保本质上不是一个保险产品,而是给用户的“保障”。
不同于商业保险在法律上被认定为一种合同关系,这种保障政策是属于权益性质。
未来,极越将针对这款产品将采用“订阅制”收费,至于是否购买取决于车主需求。至于收费方式,官方并没有给出具体细则,或许会和智驾产品一样,可按月、年收费;亦可一次性买断。
尽管有观点认为,上述动作“噱头”的意味大于实际,但在车企快速推进智驾驾驶技术的当下,想要更多消费者选择和使用这项功能,相关的保障也需要跟上。
因此,极越的此次尝试也不失为一种前进。不过,从保障到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保险行业研究人员向《赛博汽车》表示,保险公司对投保车辆理赔触发条件有很高要求,首先需要有人来驾驶,因为它计算财产险的费率是根据平时出险的情况来监控。同时她也认为,智能驾驶、甚至自动驾驶是可以购买保险的,可以通过给车配备实时监控系统的方式积累数据、构建模型。
“智驾保”更多保障车辆和经济损失
所谓“智驾保”,自然是针对智能驾驶的,且对特定用户可以免费赠送。
根据极越方面描述,智驾保保障范围覆盖高速、城市、泊车等全场景,包含定额保障服务和漆面补偿服务两大内容。
其中,定额保障服务,即在智驾保服务有效期内,如标的车辆在使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发生机动车商业车损险或第三者责任险约定的保险事故,并启动标的车辆商业险保单报案理赔,同时返回极越授权钣喷中心完成标的车辆检查或维修的,在标的车辆完成商业险理赔后,极越将向符合服务兑换条件的用户提供定额补偿,每次定额补偿1300元,服务有效期内累计补偿不超过2次。
漆面补偿服务,即在智驾保服务有效期内,如标的车辆在使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发生机动车商业车损险约定的保险事故并造成漆面损失的,且不启动标的车辆商业险保单报案理赔,同时返回极越授权钣喷中心完成标的车辆检查或维修的,极越将向符合服务兑换条件的用户提供漆面修复补偿,每次可补偿1-2面的漆面修复,服务有效期内累计补偿不超过2面。
从上述话术可以看出,智驾保更多保障的是车辆和经济损失,但没有涉及事故责任具体的判定方法,以及驾驶员人身安全等,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不过,智驾保领取是有条件的。需要在2024年3月1日0时后完成车辆交付,并在极越官方合作保险渠道购买新车交强险及商业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保额不低于100万),才可免费获赠一年期智驾保服务。并且,这项服务仅支持非营运性质车辆。
至于为何只有老带新的用户和3月1日后新提车的用户可以领取该服务?夏一平没有给出具体答案,只是表示:“相信我,相信极越,随着今年销量不断提升,会有更多的福利给到大家,卖个关子,比如PPA(点到点领航辅助)。”
当然,不属于这一范围的也能享受到这些服务。极越计划于4月向全量用户开放“智驾保”服务订阅。
定责、定价是智能驾驶保险最大难题
极越此次看似营销成分居多的举动,之所以能引起关注,很大程度在于,它踩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痛点上。
尽管现在智能驾驶发展看似如火如荼,但依然只有少数人对其全然信任,大多数都有所顾虑,除了安全性之外,事故发生后责任判定与赔付也是因素之一。
有需求、有市场,为什么保险公司没有主动出击呢?保险行业研究人员表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据模型不够,难以定价。
她表示,保险公司对投保车辆理赔触发条件有很高要求,首先需要有人来驾驶,因为其计算财产险的费率是根据平时出险的情况来监控。
同时她也认为,智能驾驶、甚至自动驾驶是可以购买保险的,可以通过给车配备实时监控系统的方式积累数据、构建模型。
国外有UBI(Usage-based insurance,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保险)。其可理解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通过车联网、智能手机和OBD等联网设备将驾驶者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和周围环境等数据综合起来,建立人、车、路(环境)多维度模型进行定价。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最大的车险提供商Progressive推出UBI车险产品,选择加入UBI车险计划的用户会收到一个Snapshot硬件——即一个OBD盒子。然后将其插到车上实时记录数据,以30天为一个观察期,使用6个月后,保险公司会收回硬件,然后制定一个更新的保险优惠政策,最高优惠可以达到30%。
“自动驾驶保险发展最大困境是定责、设计最大问题是费用,这种监控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定责、费用模糊问题。”不过,上述人员也表示,因为目前智能驾驶人群不够多,车辆历史数据肯定也不足,会对保险公司的模型构建提出比较大的挑战。因此,在初期的收费应该也会相对高一点,赔付也可能较低。“可以类比把车借给了没有驾照的人(AI)去开,出了事可能保险公司不能赔那么多的”。
实际上,在车险领域,国内保险公司也有对UBI保险有基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UBI试点项目和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UBI项目试点工作等。
但,由于UBI车险在发展过程还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中国消费者对其认识程度不深;缺乏集中的数据收集平台对数据进行充分积累和整合;缺乏精算人才建立精确客观的客户数据模型等等,进展相对缓慢。
车企们正加速布局汽车保险业务
正是因为智驾保险任重道远,有观点认为,相比于这种厂商行为,想要真正快速推进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还是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已经走到了法律法规前面,市场不可能等待完整、完善的政策。市场要起来,政策才会关注,没有形成大体量前,政策驱动力大概率不会很强。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在经历类似的阶段,甚至如今还在继续进一步探索完善中。
新能源车月度销量及增长率。来源:中汽协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2023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到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上涨两个百分比。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保险成本高的弊端开始扩大,甚至出现部分品牌投保难的局面。
截至目前,仍然没有针对性出台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条款,新能源汽车整体套用了过去燃油车的保险体系,三者险和交强险是必买的,自燃险、涉水险等则可以选择性购买。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还普遍高于燃油车。保险行业内一组交流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车均保费为4020元,传统燃油车商业险车均保费为2355元,两者之间有近2000元的价格差距。
比亚迪等车企布局汽车保险业务
一边是快速扩张的新能源车市场,另一边是刚刚起步尚待探索和完善的车险产品。为了保证车辆销售,以新能源车企为代表的汽车主机厂们纷纷参与汽车保险业务。截至2023年底,至少有3家主机厂持有保险牌照,而至少10家主机厂持有保险中介牌照,汽车保险产业格局在多年稳定的局面下出现了新进的参与者。
如今,伴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主机厂和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投保需求逐步显现,传统的汽车保险在供应端面临着创新压力。
无论是服务消费者也好、营销噱头也罢,此次极越关于“智驾保”的探索,或许会加快推动智能汽车定制化的保险产品落地。
标签:
英伟达这么干,针对中国企业?下一篇
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真服务还是假噱头?车企为何布局“智驾保险”
- 英伟达这么干,针对中国企业?
- 猎巫农夫山泉:欲加之“罪”,何患无流量
- 海昇药业“1手增持”风波追踪:非公股上限约束的BUG何解?
- 年初以来规模飙升5-11倍!英伟达杠杆ETF资金流入创纪录
- 交易总价降幅近六成!海汽集团跨界收购海旅免税
- 没有1000万别想加盟海底捞
- 负重而行的蔚来,如何回血?
- 农夫山泉,有点“苦”
- 阿里腾讯双向“破冰”:基于商业,限于巨头
- 特斯拉今年跌没了 1.2 个阿里
- 刚刚,两高重磅报告!提及股市楼市,一文划重点
- 美股收盘:标普指数刷新历史新高 英伟达继续狂飙
- 短期因素扰动收敛 外资机构看好A股“乘势而上”
- 992名女基金经理管理近17万亿!盘点基金圈10名最强女将
- 特朗普杀回来了
- 宁波灵均回应“券商排查离职人员是否为灵均员工”:恶意造谣,将报案
- 业绩表现不佳,知名品牌宣布缩减门店规模!
- 资本市场杠杆业务风险缓释
- 格灵深瞳再次亏损!重要股东一年内套现超12亿,什么情况?
- 贾跃亭“阻击”丁磊,高合汽车自救梦断?
- 博雅互动:拟继续购买不超1亿美元加密货币
- 出海浪潮中的女性们:创造价值,迎击偏见
- 一瓶竹叶青,1500年露酒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