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漩涡中的灵均投资:实控人并非蔡枚杰,有上市公司投资多年仍然亏损

发布时间:2024-02-24 09:33公冶邦钧来源:

导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百亿私募量化巨头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灵均投资”)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起因是该公...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百亿私募量化巨头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灵均投资”)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起因是该公司管理的证券账户于2024年2月19日上午开盘仅1分钟内“狂卖”沪深股票25.67亿元,此举违反了沪深交易所《交易规则》等相关规定,从而被两家交易所采取限制交易措施3天的处罚,由此在网络上引发了对其做空A股市场的广泛讨论。

灵均投资于2月21日凌晨2点左右紧急发布道歉公告,称对交易所的处罚决定坚决服从,“对于产品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内部进行了深刻反省和检讨。2024年2月19日公司旗下管理产品全天整体净买入1.87亿元,但是当日开盘一分钟内买卖交易量较大,对于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公司诚恳致歉!”

那么,灵均投资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对此,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实控人旗下另有未备案私募基金

灵均投资在上述公告中强调称,公司作为专业量化投资机构,长期看好并坚持做多中国股市,股票仓位始终坚持接近满仓状态。下一步,公司将深刻吸取教训,更加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规则,切实增强合规意识,并通过改进交易模型,严格把控交易进度、交易约束、控制交易节奏,确保在交易全过程做到平滑交易、均衡交易,切实维护正常市场交易秩序,全力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根据其官网信息,成立于2014年6月的灵均投资专注量化投资,是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编号P1004526)、协会会员单位。公司的高管有两位,分别是董事长蔡枚杰和首席投资官马志宇。其中蔡枚杰在入职灵均投资前,曾就职于中金公司、鹏华基金、浙商基金;马志宇则曾供职于美国著名对冲基金千禧年基金(Millennium Partners)旗下世坤投资(World Quant),历任全球研究副总监、中国区副总经理、中国区研究总监。

记者注意到,根据中基协官网信息,蔡枚杰从2014年进入灵均投资至今其实一直任职的是市场部,职务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CEO。灵均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则为蔡建良,但他由于没有在灵均投资担任职务,因此中基协官网并无他的个人资料介绍。

天眼查平台显示,蔡建良的另一身份是宁波羲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宁波羲实)的法人代表和实控人。宁波羲实旗下则有三家公司,分别是灵均投资、宁波曦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曦铠”)和上海灵均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灵均私募”),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宁波羲实。

其中灵均私募成立于2021年8月,其三名合伙人分别是宁波羲实、宁波恒迅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恒迅创投”)、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雅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雅源投资”)。经过多层股权穿透后,灵均私募的受益人除了蔡建良外,还有灵均投资的首席投资官马志宇。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相关指引明确,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的机构应当自市场主体工商登记之日起12个月内向基金业协会提请办理管理人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自私募基金募集完毕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未经登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字样或者近似名称进行投资活动。但截至发稿时,记者在中基协官网并未查到灵均私募的相关信息,显示其并未登记备案。

灵均私募成立两年多来为何依然没有在协会登记备案?灵均私募和灵均投资的名称非常相近,且背后均有蔡建良、马志宇等核心人物的身影。但灵均私募并没有官网,记者试图通过该公司注册时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咨询,但相关手机号码一直处于忙音状态中。

此外,恒迅创投的实控人为宁波恒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两位股东分别是蔡建良(50%)和马文志(50%)。这位马文志跟马志宇颇有交集之处,比如雅源投资的创设股东和法人代表本来是马文志,其后实控人却变更为马志宇。

为何业绩大幅亏损?

灵均投资的道歉公告中亦透露着一定的“倔强”,强调2月19日当天开盘一分钟内虽然大量卖出,但全天整体净买入1.87亿元,从而反驳了“做空A股”的说法,但同时却无意间透露了其日内高频策略的交易模式。

“其实,这是量化交易高频策略中的一种方式:先砸后买。”在深圳某投资咨询公司专职负责量化策略模型研究的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内高频策略此前更多地体现在通过融券实现T+0交易,但随着融券业务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2024年以来融券余额(包括转融券余额和两融中的融券余额)急剧下降,这一方式已经行不通;如果继续坚持日内高频策略,只能依靠自身底仓T+0或者“先砸后买”等方式来实现。

他认为,灵均投资2月19日的操作,正是采用了“先砸后买”的方式,“但我们经过多次数据回测,发现这样的策略模式噪音极大,盈亏比十分不乐观。从2月19日的行情来看,灵均投资当天的操作估计也不理想。”

灵均投资2月19日的操作是否“理想”不得而知,但步入2024年以来,灵均投资的投资收益确实是不太理想。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截至最新一期净值披露日(即2月8日),灵均投资旗下有披露最新净值的产品中,仅有2只年内收益为正(均为期货量化品种),其余所有品种均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超过20%的也相当普遍,其中灵均中泰量化30专享领航8号(SQC467)更是亏损幅度高达29.83%。

对此,陈先生表示,并不仅仅是灵均投资,今年以来基本上所有主打日内高频策略的量化基金都是收益惨淡,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条很重要但却较少被人提及的,那就是融券业务监管措施的实施。

“全球量化交易的策略模型有很多种类,但为何国内偏爱搞日内高频模型?最主要的原因是融券带来的T+0交易可以对A股特殊的T+1制度进行降维打击,从而使得日内高频策略的超额收益随手可得。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查查,融券余额增长最快的2020年和2021年,正是国内高频策略量化基金的高光时刻。”

陈先生进一步表示,其实从2021年下半年融券余额下降开始,日内高频策略量化基金的超额收益便逐渐下降,“近期融券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尤其是融券T+1措施,无疑宣告了此前的日内高频策略的失效,相关的量化基金要么转型其它策略模式,要么对原有策略进行迭代更新继续高频之路。但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有一个盈亏比从不理想到理想的过渡期,体现在业绩上,那就是亏损难免的阵痛期。”他同时称,只要挺过了这个过渡期,量化基金的前景依然是乐观的。

记者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众多百亿私募量化巨头的收益走势确实与融券余额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比如转融券的期末余额在2021年9月份达到1814.88亿元的高位后开始逐级走低,并于2024年前后呈现加速下降,至2月21日跌至700.82亿元,创近4年新低。与此同时,众多百亿私募量化巨头的收益亦是从2021年开始逐渐不太理想,而到了融券余额近期断崖式下降阶段,不少量化基金开始出现亏损,净值也创近几年新低。以最近一年的综合收益来看,灵均投资是-23.49%、明汯投资是-17.98%、宁波幻方量化是-16.06%、九坤投资是-14.51%,都跑输了同期沪深300指数-14.32%的收益,已无超额收益可言。

哪些上市公司购买了灵均投资的产品?

2021年,对于灵均投资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方面实控人另起炉灶设立了名称相近的灵均私募,另一方面其投资收益亦由盛转衰,净值走势逐级下跌,并于近2024年开年后创下近4年新低。换言之,于2021年左右买入灵均投资旗下产品的投资者基本上处于套牢状态。

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3年灵均投资的综合收益率分别是2.46%、9.23%、3.96%、19.13%、7.96%、-4.05%、4.28%,2024年截至2月8日更是大幅亏损16.81%。很明显,2021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灵均投资的收益率是高歌直上,之后便是逐级盘低。

事实是,灵均投资2017年至2020年的良好业绩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从而使其管理规模急剧增长:2018年首次突破百亿后,至2022年便已超过600亿元。但规模急剧增长后的灵均投资,其投资收益却不复当年之勇,从而使得这批助力灵均投资管理规模大爆发的投资者,其自身并未获得多少收益甚至遭受了损失。

记者留意到,这些投资者当中,出现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比如柯力传感(603662.SH)、艾华集团(603989.SH)、鲁信创投(600783.SH)等。


灵均投资成立以来收益走势图

柯力传感最早于2020年11月20日投资1000万元海通证券灵均致臻指数增强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后2021年7月1日公告显示收回该笔投资本金,并获利93.98万元。

此后,柯力传感开始加大投资力度,于2021年7月13日投资3000万元海通证券灵均致臻指数增强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9月28日投资2000万元海通证券灵均量臻量化选股领航2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但这两笔合计5000万元的投资似乎不太理想。因为其后披露的信息显示,同时期该公司购买的其它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收回本金并获利,但这两笔投资却一直处于“尚未收回本金”的状态中。在2022年11月16日柯力传感最后一次披露委托理财进展的公告中,上述两笔投资仍然处于“尚未收回本金”状态。

柯力传感为何自2022年11月16日后再无相关委托理财进展的公告?购买灵均投资旗下产品的5000万元究竟现在处于何种状态?如果仍然持有,那么柯力传感又是如何看待灵均投资遭遇处罚这件事对其带来的影响?为此,记者致电该公司董秘处进行咨询。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关于公司委托理财项目的披露,他们按照规则当有新的进展(比如有购买动作或者收回本金等)时都会及时披露;近期没有进展公告,也就是说这些项目都没有什么变化。换言之,柯力传感上述5000万元在投资两年半后,仍然处于“尚未收回本金”的状态中。

“我们也有留意灵均投资被处罚这件事,我知道你最担心的是这5000万元会不会收不回来,对吧?如果发生收不回来的情况,那我们肯定会及时披露的,因为如果收不回来,它会构成上市公司的损失,这个是很重大的事件。”上述工作人员说。

鲁信创投也是在2021年入场的。综合该公司近几年的定期报告可知,鲁信创投于2021年7月15日购买了1000万元灵均致臻指数增强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购买后立即遭遇亏损:2021年底该笔理财项目的账面价值跌至880.42万元,到了2022年底更是跌至838.03万元,在一年半时间里亏损了将近20%。但到了2023年中期,其账面价值则回升至911.21万元,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中。

那么,鲁信创投又是如何看待灵均投资被处罚这一信息的呢?该公司董秘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们也有关注灵均投资被处罚的新闻,但由于灵均投资旗下有很多产品,我们投资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这个产品会否受到处罚的影响,这个我们暂时还不清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邹永勤经济观察报记者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创投公司等等),以及华南区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