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国产犯罪片,也敢这么拍?

发布时间:2023-12-18 17:06彭坚俊来源:

导读《三大队》是今年贺岁档的影片里,非常特别的一部。它是近年来你很少见到的那种现实主义的国产片。它的现实感不仅在于肌理,也在于内核。这...

《三大队》是今年贺岁档的影片里,非常特别的一部。

它是近年来你很少见到的那种现实主义的国产片。

它的现实感不仅在于肌理,也在于内核。这部电影一步步地打破观众的预设,最终让你很惊讶地看到:原来现在还有人是这样讲故事的。

正如你也很难相信,原来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一群人,还有像程兵这样的人。



《三大队》讲述的是一个追凶十二年的故事。

刑侦大队队长程兵带领的三大队,在办理一起恶性案件的过程中,导致嫌犯之一意外死亡,被判入狱。

看守所里,地头蛇指着他的额头,羞辱他说,你不是警察了,以后也不会再是了。

但出狱以后,他依然坚持以普通人的身份,去追踪另一名在逃的嫌犯。

最开始,跟他一起做这件事的,还有三大队从前的兄弟们。但慢慢地,他们都因为各自的理由离开了。

只剩下程兵一个人,还在继续做这件事。他没有办法停下脚步。



其实直到影片中段的时候,我都以为《三大队》会像是那种很精彩的好莱坞类型片,主角从低谷里站起来,再走向人生的巅峰。

影片里也确实有一场这样的戏:出狱之后,程兵去拜访了从前的兄弟们,所有人决定一起再追一次。

昔日的三大队,现在变成了开出租的、训烈狗的、做保安的、开宵夜摊的……但他们宝刀未老,在一个深夜,干脆利落地破获一个拐卖窝点。

警笛声响起时,五人功成身退。虽然脱下了警服,他们还是可以做夜晚的无名英雄,守护这座城市。



但恰恰是从这里开始,影片走向了另一个拐点。

再往后,有人为了妻子离开,有人为了儿子离开。

有人是为了爱情,他还年轻,他还有未来。而有人则身患绝症,他的人生已走过半场,他无力再追。

你会指责他们半途而废吗?

老实说,真的很难。

影片定格在每一个人离开的瞬间,在他们不得不转身的那一刻,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在下着大雪的跨年夜,在望不到尽头的河岸。

特写对准他们的脸,每一张中年男人的脸上,都写着岁月的蹉跎,时间的沟壑,和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痛苦、纠结和不舍。

他们不愿意走。他们也想要回头。

但有更多沉甸甸的重量,压在他们的身上。必须做出选择,必须放手,必须离开。



看到这里的时候,大概就能明白,《三大队》的落脚不仅在于案件,更多还是在于人。

影片讲的是一些人的放手,和一个人的坚持。

这里面没有所谓的道德审判,更没有高下之分。为什么放弃,和为什么坚持,都很重要,都很值得被书写。

因为正是这些“为什么”,拼凑出了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

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其中改动最大的一点可能就在于,将它从一个人的故事,变成了一群人的故事。

之所以是群像戏,其实也是出于一个非常朴素、非常善良的希望:主创们希望程兵不要那么孤独,希望他身边的小伙伴们能再陪他走一段路。

但这样的脉脉温情是短暂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人生半场曾经历过的那些,很珍贵的、最终却只能变成回忆的温暖。

很残酷、也很真实的是,他们的确只能陪他走一段路。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些人也映照了程兵的人生。

一方面你可以看到,程兵其实也是可以有选择的。

他身后摆着无数条退路,他也可以选择安稳的小家庭,昔日同事、现在的杨局甚至还可以安排工作。

一方面你也会听到,其实程兵的耳边自始至终都有很多的声音。

让他放弃的声音,让他回头的声音,告诉他“你想做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的声音。

是他自己听不见,也看不见。他选择一路向前,逆水行舟。

最后他的确也没什么可以放弃的了,他已经孑然一身,只剩下他自己了。

他在手机里编辑“我追不动了”,却不知道发给谁。

他亲手斩断了自己所有的路,所以他只能继续追下去。



在那一刻我坐在影院里是很难受的,因为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无力。

而借由这种巨大的无力感,影片也在重新审视程兵的执念,去重新向程兵、向每一位观众追问那个问题:

为什么还要继续追?

理论上,答案是一开始就清楚的,程兵心里有三个执念。

第一个,是十几岁惨遭不幸的花季少女和程兵女儿年纪相仿,他答应受害者家属五天破案却未能做到。

第二个,是师父的去世。

第三个,则是对曾穿过的警服的承诺。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发现,这些执念也都被一一地消解了。

第一个执念,程兵不仅没能破案,也错过了女儿成长最快的那几年。他不是最称职的父亲,在昔日的家庭里,也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第二个执念,他得知了师父去世的真相,可能和王二勇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大。

这其实是我觉得非常狠、也非常“敢”的一个地方。它是一种反转,一种对于所谓的“英雄叙事”的消解。

相信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程兵内心会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原来“报仇”只是他的假想,其实并不存在。

但这也是生活。很多时候,真实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那么多伟大的“必然”。它只是一种偶然。

他的师父当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自己就是老了、不行了。

而现在,程兵也到了这个关口,同样需要面对自己的衰老和无力。



当然,这个故事最狠的地方还是在于,到最后,连程兵的第三个执念,也被消解了。

真凶落网的那一刻,他用颤抖的声音问年轻的警察,现在,零口供也能定罪了吗?

他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可是当年,正是“口供”二字改变了他的人生。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程兵的确“战胜”了科技,用最笨的办法熬过了凶手,但是人人都在向前,连凶手都戴上人形面具、假装开始新的生活,只有他还停留在原地。

他胜利了,但这一刻他也无比失意。

这种失意,不仅是成功之后的虚无,也在于他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早就被时代抛下的人。

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就迎来了功成身退的一刻。他不再被需要了。

在新的时代面前,他和他所代表的“旧”的方法和“旧”的人,都必须谢幕了。



这也是《三大队》很珍贵的地方。一直到最后,它都保持了一种朴素的克制,和非常平静的现实。

这部电影讲的是刑侦,是英雄主义,更是每个平凡人的一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失意。

三大队第一次集结,没能破获大案;第二次归队,还是没有完成任务。

程兵的小兄弟在与嫌疑人搏斗的过程中不幸丧生,但那不是他要找的人。

而最终,程兵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如此英雄的、高光的时刻,他也不过是站在街头,茫然四顾,再淹没于人海之中。

每一次你以为故事要高高立起的时候,突然又会被轻轻地放下。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浮浮沉沉,在低谷中寻找希望,又在高潮处面对失去。

这可能会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表面上看,《三大队》好像是讲了一个没有那么商业、没有那么热血的故事。

甚至于,影片中有许多处的情节也都是刻意在反类型、反高潮。程兵作为主角,他的信念也一直在被质疑,他做这件事的意义在不断被消解、被拷问。

但,为什么反而会觉得这是一部非常精彩、非常有力量的作品?

可能恰恰也就在于,这部电影讲的是人。

是非常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更是活在现实中的人。

神可以为了一种理念、为了一个信仰而活着;但人却不可以。

人要不断地面对自己的失意、无力和衰老,甚至于要对抗生活本身的虚无。

《三大队》里没有所谓的宏大叙事,也脱离了类型片的套路,它只是将镜头对准每一个普通人,很平实地讲述他们的生活。

程兵也并不是一个一路开挂狂飙的英雄,他只是做出了一个他自己觉得对的决定,并且平静地付出了所有的代价。

追凶十二年,这个过程里不仅伴随着看得见的取舍,也伴随着看不见的沉痛。

这一点也不热血,直到最后也并不热血。

因为人生从来都没有那么多的奇迹可言。人活这一辈子,可能也就只能做一件事,也就只活那一个瞬间。

至少程兵找到了,三大队的任务也圆满完成了。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