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中医专家为大家普及“治未病”理论,了解一下对健康有好处

发布时间:2022-11-26 16:20:44闻人程富来源:

导读 俗话说“万事防为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大病往往是由一些小毛病引起的。“治未病”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

俗话说“万事防为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大病往往是由一些小毛病引起的。“治未病”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治疗,还含有管理、预防、治理的内容,治未病就是先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汉代医圣张仲景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主要体现于《金匮要略》一书中,所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面。

未病先防

《丹溪心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未病先防”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调摄精神:就是要保持精神上的清静闲适,保持心情愉悦安宁。

顺应四时: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春季晚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顺应“春夏养阳,春秋养阴”的法则等。

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饱或过饥,否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此外,饮食五味不可偏嗜,并应控制肥甘厚味的摄入,以免伤人。

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素问·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可见我国很早就已开始用药物预防疾病了。

我国在16世纪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的先驱,为后世预防接种免疫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试用中药预防多种疾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病早治

《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

《金匮要略》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这其中示以人们若一时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须及早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于内,灭病邪于萌芽之时。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生病了就要及时治疗,既要预测到疾病可能的发展方向,还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而防止传变则包括“阻截病传途径”与“先安未受邪之地”两个方面。

阻截病传途径: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阻截其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

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脏的整体规律、经络相传规律等来进行判断,顾护受其影响的脏器。

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是,肝病常会影响脾胃,所以在治疗肝病的同时,需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

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则是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做好疾病后期的治疗与调理,巩固疗效,注意调摄,以防止疾病复发。

最后想说,其实“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黄帝内经》开篇就明确了治未病总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希望我们都能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编辑:韩玉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