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汕头探索“五治融合”推动“汕治善治”

发布时间:2022-11-24 13:22:27张弘兰来源:

导读汕头市委组织部动员5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4.25万名在职党员干部利用周末时间主动下沉党群服务中心报到服务,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乡村...

汕头市委组织部动员5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4.25万名在职党员干部利用周末时间主动下沉党群服务中心报到服务,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

汕头市司法局坚持以高质量行政立法为市域社会夯实法治基础,推动特区警务辅助人员条例等法规政策出台,今年以来共审查办理法规草案9件、市政府规章4件,推动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汕头市委宣传部以“同在阳光下”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项目为载体,打造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金平区百合园社区建设多功能便民服务平台,辐射带动党群力量参与平安幸福社区建设,构建形成“一张网格,两支队伍,三个平台,百家共建”的基层自治新格局;

潮阳区以“六个办”为抓手,全面推进“智慧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一件事集成服务”“足不出户即可办事”“秒批”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举措落实落地,让“智治”接地气提效能……

汕头全力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图为汕头市区一角。 受访者供图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汕头市举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发挥‘五治融合’作用”创新研讨班,各地各单位交流研讨工作经验和创新思路,与会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及受邀专家学者进行指导点评。

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作用,为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工作方向。汕头各地各单位的积极探索,是该市坚持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为路径,着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的生动缩影。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汕头充分调动各级党政、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探索“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推动“汕治经验”迈向善治轨道。

政治引领既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如何进一步认识、发挥和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汕头各地充分发挥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党组织作用,努力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党员群众的主要阵地,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和窗口。汕头市委组织部深入实施“千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挡升级”工程,2021年以来累计筹集并投入各级资金2.18亿元,高标准重建新建、改建扩建、规范提升、整体优化4类党群服务中心,为市民群众提供97项市级以上审批服务事项。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建立5项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在应急状态下转化为应急处置一线服务平台,两年来累计服务群众50多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000多条,调解矛盾纠纷380多宗。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龙湖区金霞街道以平安建设为抓手,以综合网格为支撑,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打造街道南片区“党建引领·群防群治”先行示范点,推动基层党建和社区精细化管理新发展。街道将南片区的3个社区细分为18个网格,以社区居委会干部职工搭配街道挂钩人员、义务巡逻员、社区志愿者的方式,推动辖区商户、商业综合体及大型酒店商厦等成立联防机构,推动相关负责人及物业保安等群防力量入格,建立近200人的网格员队伍,延伸联防联控网络触角。其中,碧霞社区通过成立“红色业委会”,发动退休党员担任小区业委员成员参与社区治理,实行“三长五包”;成立“碧霞大妈”义务巡查队,劝导不文明行为,有效助力社区治理工作。

陆上找不到党员,海上找不到组织,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了渔业领域党建工作多年。对此,南澳县创新打造“海上党建”模式,将“红色网格”覆盖到渔船上去。海上渔船党委平台管理员通过指挥平台和相关通讯工具直接与渔船上的渔民对话,及时传达党的政策,并在撒网收网、整理渔具、分拣鱼类等作业间隙组织定期教育活动,打破党员教育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党员教育海陆无缝衔接。与此同时,南澳县充分利用“海上党建”平台优势,通过开展法律教育、技能培训、急救演练等活动提高渔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实现网格员24小时与出海渔船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精准开展海上救助、化解海上风险,及时解决渔民烦心事揪心事。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对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汕头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设区的市立法权,健全完善法律规范、实施、服务“三大体系”,以高质量立法、高水平执法、高标准服务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汕头法治汕头。

为助推汕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汕头市司法局积极参与“工改工”政策制度的研究审核把关,推动“工改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出台,同时充分发挥两批共10个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聚民智作用,通过共商共议推动科学民主立法,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法规制度。

针对镇街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碰到的问题,该局成立工作专班着重研究解决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全市67个镇街平台办案量11195件,全省排名第6.以行政执法平台为抓手推动执法信息化、移动化。该局还推动公共法律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来共组织办理法援案件5015件,其中一体化服务176件,挽回损失超1500万元;推动全市1089个村(社区)继续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来共开展法律服务近1.3万宗次、法治宣传3600场、法律咨询9000场次,不断提升公民的法律服务质量,增强法治意识。

汕头市公安局针对警力缺口矛盾与辅警队伍建设等问题,联合多部门借力经济特区立法权,推动出台《汕头经济特区警务辅助人员条例》,使辅警正规化管理纳入法治化发展轨道,辅警队伍在法治保障中的辅助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

该《条例》明确了辅警职能定位,有效消除了辅警因身份、使用定位、职能边界不清晰,继而诱发违法违纪案事件或负面舆情的隐患;统一规范辅警招聘的标准与程序,加强对辅警的培训与考核,有效强化了辅警队伍文明执勤、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养成;明确了辅警薪酬福利制度,解决过去辅警薪酬待遇与福利保障水平在低层次徘徊的难题,极大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濠江区检察机关刚柔并济构建“法治之窗”,积极践行“坚持把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理念,针对通过沟通能即时整改的问题,以座谈沟通、圆桌会议等方式进行建议前“磋商”,磋商整改率达100%,有效促进综合治理。近三年来该院近87%的诉前案件均系发出检察建议,初次监督整改率达到98%以上,有力推进检察建议内容落地见效。

德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标志。“德治教化”,是实现市域“善治”的重要基石。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汕头积极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汕头研学之旅等系列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加强宣传道德模范、“汕头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文明先进典型,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努力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崇德向善良好社会氛围。

提高德治教化的重视程度。共青团汕头市委将“德治教化”摆在工作重要位置,在三微一端等重要阵地以视频、网络推文等多种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化手段生动性。潮南区委宣传部打造“潮南区德治教化大讲堂”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共开展38场次活动,通过文艺创作表演、道德故事分享、礼仪知识教育、志愿服务等形式,弘扬道德文化,传承优良家风。汕头各级工会利用人民广场、活动中心等阵地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旗帜鲜明反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关注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汕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牵头市卫健局、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创设“同在阳光下”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项目,针对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展开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等群体提供心理教育、咨询服务。团市委开展“伙伴同行”青少年社矫帮扶计划,助力问题少年回归社会;对困境留守儿童摸排走访超1000人次,针对性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广泛提高志愿服务覆盖面。共青团汕头市委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更多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建成志愿服务站1255个,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汕头市委宣传部依托“同在阳光下”项目团队力量,培训志愿者逾4.9万人次,吸收参与项目的志愿者人数3688人,项目服务人数累计超过30.2万人次。

自治,是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社会治理模式。自治是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的根基。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汕头注重调动社会主体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成立街区商户自治协会、小区物业联席会等自治组织,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活力,实现“平安共建、协同共治、民生共享”。

汕头市民政局依托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各村(社区)党组织严格贯彻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于2020年9月全面完成全市1087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婚丧领域移风易俗等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其中,金平区莲光社区、濠江区玉石社区、澄海区福洋村、潮南区大寮村、南澳县宫前盐村等5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入选广东省“约来粤好”主题优秀百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名单,以优秀促进步,以典型授经验。

在此基础上,各村(社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遵守维护村规民约。如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监督岗,引导党员带头执行村规民约,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模范村民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长辈教育谈话等易接受、便执行的方式进行警示惩戒,推动村规民约有效落实。

金平区以金东街道百合园社区为先行实践点,将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网格下配备楼长50名,以社区党建带动综治网格化管理发展,以志愿服务提升综治网格化服务水平,构建“党建+网格+志愿服务”的综合治理新模式。发动辖区老干部、老教师等热心“五老”人员成立“红袖章”治安巡逻队,每天走街串巷义务巡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雪亮工程”监控建设、智能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社区自治平台。

与此同时,街道社区主动与区域内外单位对接,与汕头大学、金平区人民医院、中艺职业培训学校等1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为辖区居民提供扶贫助学、义医义诊、科普教育等民生服务,今年来共开展结对共建活动20场次,服务群众960多人次。

智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体现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加快市域社会治理智治建设,推进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用科技伟力为社会治理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是实现智治善治的有效途径。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汕头积极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试点、省级示范点智感安防区、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网格化+物联网+5G+雪亮工程”智慧管理系统等平台建设,以科技赋能推动实现智慧治理。

如汕头市城管局利用数字城管平台赋能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利用数字城管平台探索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积极整合监控、信息系统等资源的对接、数据共享和平台间互联互通,初步建立起“智慧城管”脉络,先后实现防违控违监督管理、桥梁在线监测、人流统计监测等系统与数字城管平台相互融合工作。

与此同时,该局积极引入AI智能分析场景应用,在已有监控资源上实现天桥电梯“人员受困”、“破坏设施”、主要路段“门前三包”监控、“共享单车乱停放”和“城市内涝”等8类AI智能场景识别。针对市容环境、秩序脏乱等问题贯彻“小处着眼、未诉先办”服务理念,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营以来自行处置群众身边的“小事”20万件。

潮阳区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支撑打造“智治”平台,全面推进“智慧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群众普遍办事需求集成“一件事”服务,实现“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服务目标,2022年底实现所有“一件事”可导办率100%。

在基础上,潮阳区还推动智能化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全区273个村(社区)投放“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自助办理和接受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推广“粤省事”“粤商通”便民利企移动服务平台,目前,潮阳区“粤省事”注册用户123.2多万名,潮阳区“粤商通”注册量10.4多万户,企业和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实现“掌上办、随时办”,大大方便了群众和经营主体。

【记者】黄嘉锋

【见习记者】谢嘉龙

【通讯员】汕政宣

【制图】罗荀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嘉锋;谢嘉龙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