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大司空(大司空)

发布时间:2022-09-26 12:43:14瞿成克来源:

导读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大司空,大司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大司马:《周礼·夏官》有大司...

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大司空,大司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大司马:《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

2、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3、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4、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5、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

6、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

7、陈但为赠官。

8、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9、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

10、类似于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现代的“武装部队总司令”。

11、《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

12、“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

13、…以九伐之法正邦国”。

14、应劭曰:“司马,主武也,诸武官亦以为号”(《百官公卿表》)。

15、韦昭《辨释名》曰: “大司马,马,武也,大总武事也。

16、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四马,故以马名官。

17、训马为武者,取其速行也。

18、”2、大司徒:是西周时期主管国家财赋收入机构地官系统的最高官职。

19、其主要职务,《周礼·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

20、”即总掌均平土地;区别各地物产,划分土地等级,制定赋税的征收与管理。

21、其职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

22、汉朝置尚书郎4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

23、魏文帝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

24、到隋朝改为民部,唐朝为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尚书。

25、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户部为度支;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书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为户部尚书。

26、宋、元、明、清沿而未改。

27、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

28、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

29、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对隐匿户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纠正。

30、3、司空: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31、春秋、战国时沿置。

32、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

33、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

34、司空亦为中国姓氏之一。

35、椐《史记-本纪-夏本纪》中记载,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36、”可见舜封禹为司空,让其治水。

37、故西周之前就有司空。

38、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

39、舜摄帝位,以禹为司空。

40、契之子曰冥,亦为夏司空。

41、殷汤以咎单为司空。

42、周时司空为冬官,掌邦事。

43、汉西京初不置。

44、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

45、献帝建安十三年,又罢司空,置御史大夫。

46、御史大夫郗虑免,不复补。

47、魏初,又置司空。

48、扩展资料:大司马一职的历史沿革先秦时期在唐虞商周时代,有武事则以大司马掌之,而在平常则仍置大司马以备不虞,负责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49、如黄帝时大司马容光,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姜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2、秦代时期秦代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大司马。

50、秦王政登基后,改设三公九卿。

51、三公即为丞相、御史大夫、及太尉,分别为辅政,监察及治军领兵。

52、但秦朝并没有设置太尉的具体人选,也就是形同虚设。

53、西楚国项羽封龙且为大司马。

54、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等人为楚军大将。

55、官拜西楚国大司马。

56、龙且自幼与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

57、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每战皆亲身奋战杀敌,深得项羽信任。

58、大司马在西楚也是最高武职。

59、3、西汉时期西汉初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司马。

60、西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前139年)罢太尉,元狩四年(前119年)始置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

61、汉武帝时特设大司马以代太尉之权,但“无印绶,官兼加而已”,是为加官。

62、其地位的高低要靠所加将军的地位来体现。

63、西汉之世,有资格冠加大司马的有四类将军,即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64、冠加大司马后,其位秩不变,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尊比丞相,大司马车骑将军(大司马卫将军)贵比上卿。

65、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66、因之前丞相的权力过大,自汉武帝起,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

67、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

68、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

69、由此,丞相的权力被一步一步的剥夺,只是在礼仪上还是百僚之长。

70、(《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71、秦朝和西汉前期,以丞相(有时称相国)掌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掌监察,三者互相制约,大权集中在皇帝自己手里。

72、汉武帝改置大司马大将军领兵征战,无征战时便成为事实上的执政,丞相有名无实(「中国文化常识」)。

73、内朝逐渐成为中央枢机所在,掌握中央机密决策,大司马大将军作为内朝领袖,可领衔在内朝预闻政事,参议决策,其主要任务就是“辅政”,即辅助皇帝行使君权,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

74、大司马作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大举措,除外掌兵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可进入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

75、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76、”作为中朝之首,其主要职能只是为天子处理政务时充当参谋和顾问,献可替否,为更好地体现辅政职能。

77、西汉之制均以内朝官领尚书事,因此对诸将军来说,加官大司马实际成为领导中央枢机,直接辅佐皇帝,在内朝处理政务的重要标志。

78、对外戚而言,能否合理辅政,重要的是看能否袭司马号。

79、大司马权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80、汉成帝、汉哀帝时期大司马逐渐由加官向本官转化。

81、废丞相改为大司徒,但大司马仍存,与大司空同属三公之一,共掌朝政。

82、大司马由原来必须依附于将军的加官变成了金印紫绶,有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司徒上的实实在在的独立职官,成为名正言顺的三公,正式纳入了正常的百官公卿官僚系统之中,这就意味着大司马由旧的内朝领袖开始转为外朝首领。

83、大司马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中都成为百官之首,大有汉初丞相的风采,如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位极人臣,百官因贤奏事。

84、最终王莽以三公大司马身份篡夺了汉家的天下。

85、4、东汉时期东汉建立初期,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86、光武帝刘秀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以杜茂为大将军。

87、建武二年春,(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共击檀乡贼于邺东漳水上,大破之。

88、降者十余万人。

89、吴汉死后,刘秀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或称“三司”。

90、太尉是“天公”,司空是“地公”,司徒是“人公”。

91、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92、如刘虞、权臣李傕。

93、东汉末年,刘备也曾担任大司马。

94、见《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95、5、三国时期(1)魏国:三国官制基本沿袭了东汉官制,魏国在三公之上另设大司马,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如:曹仁、曹休、曹真。

96、建安二十五年,魏国初置是官,班次在太尉上。

97、司马师为大将军,以叔父司马孚为太尉,始奏改在太尉下。

98、后还复旧。

99、前后居是官者八人——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马懿、燕王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

100、”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

101、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102、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

103、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

104、曹丕征东吴,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

105、魏明帝曹睿即位,曹休进封长平侯。

106、升为大司马,仍然都督扬州。

107、226年,魏明帝曹睿继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升任大将军。

108、230年,曹真到洛阳朝见皇帝,被升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109、(2)蜀汉:蜀汉的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

110、《三国志》后主传: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卒于军中,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111、十三年,夏四月,进蒋琬位为大将军。

112、延熙二年(239年),春三月,进蒋琬位为大司马。

113、六年十一月,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

114、九年冬十一月,大司马蒋琬卒。

115、(3)吴国: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位在上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

116、如吕岱、施绩、陆抗、丁奉、朱然、全琮。

117、黄龙元年(公元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

118、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孙权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119、黄龙四年(公元232年),吕岱迁上大将军。

120、252年,孙亮即位后,吕岱拜大司马。

121、258年,孙休即位,丁奉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122、264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皓为皇帝。

123、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124、258年十月孙休登基,施绩便被任命为上大将军、都护督,264年七月,孙休亡故,孙皓即位,施绩被任命为左大司马,而右大司马则由丁奉担任。

125、6、晋代时期晋代基本沿袭了三国官制特点,大司马在武官中排名第一。

126、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

127、晋受魏禅,因其制,凡八公同时并置,唯无丞相焉。

128、自义阳王望为大司马之后,定令如旧,在三司上。

129、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开府位从公者为文官公,冠进贤三梁,黑介帻。

130、大司马、大将军、太尉、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开府位从公者为武官公,皆著武冠,平上黑帻。

131、文武官公,皆假金章紫绶,著五时服。

132、其相国、丞相,皆衮冕,绿盭绶,所以殊于常公也。

133、”7、南北朝时期南北朝置废不常。

134、陈用作赠官。

135、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

136、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以为夏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

137、8、南北朝以后隋以后废。

138、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139、相当于2018年中国的总参谋长或者美国的国防部长。

14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司马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司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空。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