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正文

举孝廉不行翻译(举孝廉)

发布时间:2022-09-09 14:59:30闵以雅来源:

导读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举孝廉不行翻译,举孝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是选拔品德高尚的人。2、举孝廉是汉...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举孝廉不行翻译,举孝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是选拔品德高尚的人。

2、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3、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4、亦得人最多,出了许多名人。

5、孝廉之设,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显示孝廉起初不是常科,不被重视,后来孝廉规定为岁举常科,才受重视,渐显重要。

6、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

7、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8、这是古时对官吏的普遍要求。

9、汉代孝,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

10、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

11、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12、起初举孝廉是以郡为单位。

13、东汉时,和帝(公元89年—105年)采纳丁鸿和刘方的建议,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年)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14、外围郡国则作适当放宽。

15、后来又采纳左雄建议,限年龄40岁以上才得举。

16、但此种限年法实行不久,就废除了。

17、扩展资料:资历和任用: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18、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19、2、期限和名额: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

20、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

21、但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额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22、 汉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另订优宽之制。

23、在永元十三年下诏,对于幽州、并州、凉州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24、3、公府复试: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

25、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

26、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

27、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28、孝廉考试的内容是“诸生试家法(指所学某一经学大师的经说),文吏课笺奏”。

29、复试制度为东汉左雄所创立。

3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举孝廉百度百科-察举制。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