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正文
在“山水田园诗人”之外,孟浩然有哪些不为人熟知的侧面?
发布时间:2024-02-28 14:45仲孙琛香来源:
一位现代诗人,如何看待和阐述一位古典诗词时代的诗人?历史中真实的唐朝诗人又是什么样的?2月25日,商震、霍俊明分别携新作《到唐朝寻找王维》《显微镜下的孟浩然》做客小众书坊,与林莽、彭敏、何郁、姜念光、聂权等一众诗人共同回溯汉语诗歌的过去和现在。
2月25日,“与唐代诗人握手:商震著《到唐朝寻找王维》、霍俊明著《显微镜下的孟浩然》新书分享会”活动现场。
作为《到唐朝寻找王维》一书的作者,诗人商震带我们重返王维生活的盛唐,走进王维的生活,用开阔的笔触描述了王维的成长经历、求仕,以及其与同时代诗人杜甫、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交往,与裴迪亦父亦兄亦知己的情谊等。正如商震所言,书中的王维,有许多现代人的情绪,以及与当下社会类似的情境,“一位诗人,只要有作品在,你的思想、心境、感情就在。”
而在《显微镜下的孟浩然》一书中,霍俊明通过考究孟浩然作为一个诗人和隐者的人生境遇和精神世界,探究了唐朝的“烟火气”和唐朝人的微观日常生活,通过考究孟浩然纷杂的朋友圈、家乡襄阳、生平游历足迹等,力求还原真实、全面、细致的孟浩然——孟浩然并非是个纯粹的隐士,他嗜酒如命、爱好美食,还是个剑术高手。霍俊明表示,古代记述诗人的方式非常简略,较之同时代的李白和杜甫等曾经“得官”的诗人,人们对孟浩然的一生几乎一无所知。孟浩然给后世留下的除了“隐士”和“山水田园诗人”之外,似乎就没有别的什么了。因此,他在书中记述了诗人身份之外,作为普通人的孟浩然的一生。
那么,孟浩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他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他有什么样的性格、遭际和命运?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他有没有不为人熟知的侧面?以下内容节选自《显微镜下的孟浩然》,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显微镜下的孟浩然》,霍俊明 著,捧读文化丨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
通过“诗歌”塑造的诗人形象
李白流传下来的一千多首诗歌塑造了他率真、狂放、怪诞、豪侠、放任不羁的性格,也由此把他塑造成了集游侠、求仙问道者、狂饮者、求仙者、狎妓者、笑傲权贵者、“诗仙”、“谪仙人”于一身的天才诗人形象。然而,诗中的“李白”是修辞化的以及想象性的,与现实生活中的李白显然是具有差异的。有学者指出:“包括杜甫在内的其他唐代诗人,没有人像李白这样竭尽全力地描绘和突出自己的个性,向读者展示自己在作为诗人和作为个体两方面的独一无二。”(宇文所安《诗的引诱》)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李白与孟浩然的形象是通过“诗歌”中的人物、意象、场景、情绪以及背景空间等塑造而成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诗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历史背景往往缺乏必要的具体的交代,即往往是虚化的、模糊的、不连贯的。甚至,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又增加了产生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李白的诗歌从题材来看相当广泛、多样,比如寻仙问道、山川风物、诗酒狎妓、离愁别绪、边塞远征、民间疾苦、怀古幽思……显然,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或“道教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简单化标签所能涵括得了的。
对于孟浩然,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他的山水田园诗,看到的是他隐居之地的山川风物,看到的是他游山玩水、与好友把酒临风,看到的是他的洒脱、淡然、放任。
那么,这些就构成了真实和全面的孟浩然形象了吗?
显然不是。
正如画家蒋兆和在1959年直接把自己的头像套在杜甫身上一样,对于一个人的形象往往后世附会和想象的成分更多。有意思的是,在2021年4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艺术家合作,利用AI技术重新整合了蒋兆和的杜甫画像、北京故宫南薰殿《唐名臣像册》中的杜甫像以及吴为山所作的杜甫雕塑。《中国青年报》报道:“本次修复尝试了一个新的制作流程,运用AI风格迁移技术,让杜甫的相貌变得有血有肉,动了起来,仿佛杜甫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了。甚至,AI人工智能还原之后的杜甫雕塑,还能吟诵自己的诗作《春夜喜雨》,令人十分惊喜。”
《大唐诗圣》剧照。
正如千百年来人们对李白和杜甫形象的不断猜想和描绘一样,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这就是我们也都非常好奇孟浩然长什么样。
大体言之,幽人、隐士以及落魄的诗人在人们的心目当中肯定不是油头粉面、肥头大耳、膀大腰圆的,而应该是瘦削的、憔悴的、多愁善感和病歪歪的。
明代陆深在《玉堂漫笔》中记述了张说、张九龄、孟浩然、李白、王维、郑虔以及李华在风雪中出蓝田关穿越松林游龙门寺的《七子度关图》(又名《七贤出关图》)。其云:“世传《七贤出关图》,或以为即竹林七贤尔。屡有人持其画来求题跋,漫无所据。观其画衣冠骑从,当是魏晋间人物,意态若将避地者。或谓即《论语》作者七人像而为画尔。姜南(宾)举人云:‘是开元间冬雪后,张说、张九龄、李白、李华、王维、郑虔、孟浩然出蓝田关,游龙门寺,郑虔图之。’虞伯生有《题孟浩然像》诗:‘风雪空堂破帽温,七人图里一人存。’又有槎溪张辂诗:‘二李轻狂狎二张,吟鞭遥指孟襄阳。郑虔笔底春风满,摩诘图中诗兴长。’是必有所传云。”
郑虔(691—759)擅长书法、绘画和作诗,因此被唐玄宗称为“郑虔三绝”,即文献所记:“工于草隶,善于丹青,明于阴阳,邃于算术,百家诸子,如指掌焉。家国以为一宝,朝野谓之三绝。”[《大唐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府君并夫人琅琊王氏墓志铭(并序)》]郑虔曾任左监门录事参军、协律郎、广文博士、著作郎。安史之乱平定后,郑虔与王维一同被囚禁于宣阳里,后郑虔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郑虔被贬后,其莫逆之交杜甫曾写道:“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乾元二年(759)九月二十日,郑虔卒于台州官舍。
郑虔《七子度关图》,今存为明代的摹本,绢本设色,纵22.8厘米、横164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传为宋人李唐(1066—1150)所画的《七子度关图》。画中七人或骑马或骑驴或骑牛,其间穿插了执缰绳或挑担的八个脚夫。骑行者七人中有六人“重戴”“皂纱遮面”,这是唐代士人非常流行的出行配置。
裹发的幞头巾子一般用黑色纱罗制成。在隋唐、五代以及宋代的不同时期,幞头(折上巾)的样式和系法(裹法)就有不少,比如软脚幞头、硬脚幞头、长脚罗幞头,又如平头幞头、圆头幞头、前踣式幞头、翘脚幞头(朝天脚幞头)、直脚幞头(平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曲脚幞头、高脚幞头、宫花幞头、牛耳幞头、玉梅雪柳闹鹅幞头、银叶弓脚幞头、曲脚向后指天幞头等等。沈括《梦溪笔谈》载:“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
“重戴”就是在幞头上加一顶帽子。帽子一般为紫色衬里,帽檐上悬垂方形的黑色罗帛,帽下有紫色丝编的系绦(缨带)用于打结固定帽子。《宋史·舆服志》载:“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唐代薛调《无双传》亦提到:“午后有一人重戴,领妇人四五辈,欲出此门。街中人皆识,云是租庸使刘尚书。”
孟浩然留给后世的形象
到了宋代,御史台仍沿袭了唐代的重戴,其他官员则可戴可不戴。关于郑虔画中“七子”具体所指为谁,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有的认为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有的则“以其衣冠有类于唐而有乘驴者则以为李、杜、元、岑之流,而引少陵诗所谓旅食京华与太白过华阴事”(明代金问《七子度关图·题跋》),还有的则认为“此七人者乃宋之问、李白、王维、高适、岑参、崔日用、史白”(清代朗廷极《七子度关图·题跋》)。
马和驴的身价自是不同,二者也成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对应标识物,正所谓“衣服车马,易贵从贱,去马而驴,去驴而徙”(《太平广记》)。
唐人张鷟(660—740)有一次就做了一个极其怪异的梦,详见《朝野佥载》所言:“初为岐王属,夜梦着绯乘驴。睡中自怪:我绿衣当乘马,何为衣绯却乘驴?其年应举及第,授鸿胪丞。未经考而授五品,此其应也。”
在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因为战争的需要,马的价格要远远高于牛、驴、骡子等其他牲畜。驴子尤其是瘸腿驴(蹇驴)成为落魄文人、寒酸学士以及穷途末路之时艰难苦恨的行吟诗人的“标配”,一生布衣、不合时宜的孟浩然自然就与驴子扯上了关系。
落寞困顿的诗人于风雪中骑驴也成了千百年来诗人的典型形象。
电影《长安三万里》(2023)剧照。
孟浩然留给后世的正是于风雪中骑驴出行的形象,比如陆游眼中的孟浩然就是如此,如其诗云:“我似骑驴孟浩然,帽边随意领山川。忽闻风雨掠窗外,便觉江湖在眼前。路过邮亭知几处,身如估客不论年。未妨剩拥寒衾卧,赢取孤吟入断编。”(《夜闻雨声》)又云:“此头那可著貂蝉,瘦似骑驴孟浩然。一事比渠差省力,闭门无句与人传。”(《览镜》)
与孟浩然一样,杜甫也留下了潦倒、憔悴、多病、苦恨而多舛的“骑驴诗人”形象,如其诗云:“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孟浩然在开元二十八年即740年去世。王维在该年升任殿中侍御史,于冬寒之际往岭南任知南选途中经过襄阳、郢州、夏口。王维得知孟浩然已经离世后,在郢州刺史亭为其画踏雪寻梅的高士像以表纪念。王维还作诗追念老友:“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哭孟浩然》)
刺史亭因王维所绘的孟浩然画像而更名为“浩然亭”。到了咸通年间(860—874),刺史郑諴认为“浩然亭”的叫法是对贤者的不尊重,于是改名为“孟亭”。清代康熙年间《钟祥县志》将“孟亭梅雪”列为“郢中十六景”之一。
皮日休(约838—约883)为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隐居鹿门山数年,号鹿门子。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皮日休对孟浩然极其尊崇,称赞其为“文章大匠”。皮日休在咸通四年(863)四月三日撰有《郢州孟亭记》。该文非常详细地记述了孟浩然画像以及当时孟亭的情。
北宋崇宁五年(1106)至六年,郢州孟亭重修。李复在次年作《书郢州孟亭壁》:“孟亭,昔浩然亭也。世传唐开元间,襄阳孟浩然有能诗声,雪途策蹇,与王摩诘相遇于宜春之南。摩诘戏写其寒峭苦吟之状于兹亭,亭由是得名。而后人响榻摹传摩诘所写,迄今不绝。”明人孙文龙亦有关于孟亭及浩然像的诗句:“千载风流未可追,新亭重貌旧丰仪。长松飒飒凉飙至,疑是骑驴冒雪时。一片秋云江上来,吟高白雪满平台。小窗今夜看明月,几度思君卧碧苔。摩诘丹青今复光,人人争睹孟襄阳。只今山鸟鸣亭畔,尽是先生白雪章。”(《题孟襄阳小像》三首)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孟亭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期间毁于战火。当年孟亭所在的位置,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地方志来探究一二了,如民国《钟祥县志》载:“孟亭在郡署东,即司马旧署也。”
据传在长安时王维曾为孟浩然画像
据传在长安时,王维就曾为孟浩然画过像,如文献载,“维常见孟公吟曰:‘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又吟云:‘挂席数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余因美其风调,至所舍图于素轴”(《韵语秋阳》)。后来,“茶圣”陆羽(约733—约804)在王维所画孟浩然像上题写:“余有王右丞画《襄阳孟公马上吟诗图》并其记,此亦谓之一绝。”在唐以来的历代画论中,涉及的王维所画之孟浩然像主要有《写孟浩然真》《孟浩然马上吟诗图》(又名《襄阳孟公马上吟诗图》)以及《孟浩然骑驴图》。
北宋《宣和画谱》(成书于1120年)收录魏晋至北宋的画家二百三十余人,作品近六千四百件。御府藏王维画作一百二十余件,其中就有《写孟浩然真》。《宣和画谱》对王维的绘画水平评价极高:“至其卜筑辋川,亦在图画中,是其胸次所存,无适而不潇洒,移志之于画,过人宜矣。重可惜者,兵火之余,数百年间而流落无几,后来得其仿佛者,犹可以绝俗也。”
在《宣和画谱》成书之前,黄庭坚(1045—1105)已经看到了王维所作的孟浩然的画像,并于感喟之际作诗:
先生少也隐鹿门,爽气洗尽尘埃昏。 赋诗真可凌鲍谢,短褐岂愧公卿尊。 故人私邀伴禁直,诵诗不顾龙鳞逆。 风云感会虽有时,顾此定知毋枉尺。 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残腊月年年愁。 先生一往今几秋,后来谁复钓槎头。 ——黄庭坚《题孟浩然画像》
代朱景玄(生卒年不详,吴郡人)于元和初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太子谕德。其在《唐朝名画录》中把王维列为“妙品上”。其云:“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家于蓝田辋川,兄弟并以科名文学冠绝当时,故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也。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吴生,而风致标格特出。今京都千福寺西塔院有掩障一合,画青枫树一图。又尝写诗人襄阳孟浩然马上吟诗图,见传于世。复画《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慈恩寺东院与毕庶子、郑广文各画一小壁,时号三绝。故庾右丞宅有壁画山水兼题记,亦当时之妙。故山水、松石,并居妙上品。”在此,朱景玄提到了王维所画的《孟浩然马上吟诗图》。
唐代张彦远(815—907),蒲州人,曾任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舒州刺史、大理寺卿。他在《历代名画记》卷十中也有关于王维的记述:“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年十九,进士擢第,与弟缙并以词学知名。官至尚书右丞,有高致,信佛理。蓝田南置别业,以水木琴书自娱。工画山水,体涉今古。人家所蓄,多是右丞指挥工人布色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常自制诗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时人知。’诚哉是言也。余曾见破墨山水,笔迹劲爽。”
关于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一事,就二人非同一般的关系以及相关文献来看,此事为真。在遗留的一些线索中,据传北宋时期的张洎曾亲眼见到王维所作的孟浩然像——《襄阳孟公马上吟诗图》。这也很可能是后世的摹本。其上有王维、陆羽及张洎三人的题识。
电影《长安三万里》(2023)剧照。
对于这一摹本以及王维所画孟浩然像,南宋葛立方(?—1164,丹阳人,进士及第,曾任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吏部侍郎)在《韵语阳秋》这部诗话的卷十四中有详细的记述。
张洎(934—997,字师黯,一字偕仁)所生活的年代距孟浩然去世(740)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张洎,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草庵沿河村)人,举进士,曾任上元尉、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清辉殿学士、给事中、参知政事。
张洎在孟浩然画像上的题识内容颇值得玩味。
虽缣轴尘古,尚可窥览。观右丞笔迹,穷极神妙。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揔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其中提到了唐人衣着服饰中典型的“重戴”。当然,这段话的真伪存在争议,但是在张洎的描述中,孟浩然的形象倒是非常符合后世对他的认知,比如颀长、峭痩,一身白衣,洒脱大方。正如闻一多所言:“这在今天,差不多不用证明,就可以相信是逼真的孟浩然。并不是说我们知道浩然多病,就可以断定他当瘦。实在经验告诉我们,什九人是当如其诗的。你在孟浩然诗中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能不是‘颀而长,峭而痩’的吗?连那件白袍,恐怕都是天造地设,丝毫不可移动的成分。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内的装束,尤其是诗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唐诗杂论·孟浩然》)
有一点是肯定的,王维所画孟浩然像从唐代开始就有了不同的摹本,宋人和明人提及王维所画孟浩然骑驴图的非常多。以往所谈论的《孟浩然马上吟诗图》,其所骑之马甚至已经被换成了驴。由此可见,王维所画孟浩然踏雪寻梅图成为重要底本,后世不同的摹本或托名伪造之作时有出现。
孟浩然“灞桥风雪驴子背”这一形象被不断强化
唐代李贺、贾岛、卢延让、齐己、李洞等都有关于风雪骑驴的诗作,如贾岛《寄令狐绹相公》云:“驴骏胜羸马,东川路匪赊。一缄论贾谊,三蜀寄严家。澄彻霜江水,分明露石沙。话言声及政,栈阁谷离斜。自著衣偏暖,谁忧雪六花。裹裳留阔襆,防患与通茶。”
从唐代开始,孟浩然于风雪中骑驴吟诗的形象就被建构起来。如晚唐人诗云:“郊外凌兢西复东,雪晴驴背兴无穷。句搜明月梨花内,趣入春风柳絮中。”(《忆孟浩然》)该诗的作者是晚唐的唐彦谦。唐彦谦(?—893),字茂业,曾任节度副使、晋州刺史、绛州刺史、阆州刺史、壁州刺史。其于晚年隐居鹿门山,号鹿门先生。
此后,孟浩然“灞桥风雪驴子背”这一形象被不断强化,比如宋代秦观即有诗云:“驴背吟诗清到骨,人间别是闲勋业。云台烟阁久销沉,千载人图灞桥雪。”(《忆秦娥·灞桥雪》)
灞桥为唐代长安城向外的交通要冲,如程大昌《雍录》云:“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灞桥也成为著名的迎送之处。
1994年,灞桥遗址因当地人挖沙而重见天日。
《全唐诗》中涉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多达一百多首。王昌龄的《灞桥赋》云:“惟于灞,惟灞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翻。”金代李纯甫有诗《灞陵风雪》:“蹇驴驼著尽诗仙,短策长鞭似有缘。政在灞陵风雪里,管是襄阳孟浩然。官家放归殊不恶,蹇驴大胜扬州鹤。”
元末明初的梁寅(1303—1389)在一幅孟浩然画像的摹本上题诗:“孟君故人好事者,摩诘当年号潇洒。荐之明主既不能,彩笔徒夸善描写。浐川风急天正寒,灞桥云黄雪初下。蹇驴行行欲何之,妙句直欲追大雅。饭颗山头杜少陵,溧阳水滨孟东野。饥寒一身人共叹,声名千载天所假。南山故庐拂袖归,五侯七贵俱土苴。龙钟如此君莫嘲,平生贵在知我寡。”(《题王维所画孟浩然像》)
自此,“灞桥风雪驴子背”就成为古代诗人尤其是孟浩然留给后世的一个典型形象。
张岱在《夜航船·天文部》中设有“踏雪寻梅”条目,其中有言,“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明代于谦在一份摹本上留诗:“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屦行寻卖酒家。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题孟浩然踏雪寻梅》)明代诗人高启亦在孟浩然骑驴吟雪图上题诗:“西风驴背倚吟魂,只到庞公旧隐村。何事能诗杜陵老,也频骑叩富儿门。”(《题孟浩然骑驴吟雪图》)
宋元两代是孟浩然骑驴吟诗形象形成的重要时期,元代甚至还出现了关于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杂剧。
电影《长安三万里》(2023)剧照。
宋代徐涛画有孟浩然踏雪图并且影响很大。王庭圭(1079—1171)对其评价甚高:“徐生画人不画鬼,点目加毛必佳士。迩来下笔更逼真,勿论山僧及童子。会貌诗人孟浩然,便觉灞桥风雪起。如今傥欲画卢溪,一庵宜著深岩里。”(《赠写真徐涛》)北宋著名画家、书画鉴赏家、收藏家董逌在《广川画跋》中对《孟浩然骑驴图》的阐发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诗人每病畸穷不偶,盖诗非极于清苦险绝,则怨思不深,文辞不怨思抑扬,则流荡无味,不能警发人意。要辞句清苦,搜冥贯幽,非深得江山秀气,诣绝人境,又得风劲霜寒,以助其穷怨哀思,披剔奥窔,则心中落落奇处,岂易出也。”
牟巘(1227—1311),字献甫,一字献之,井研人,徙居湖州。牟巘曾任浙柬提刑、大理少卿。德祐二年(1276),元兵破城攻陷临安之后他杜门不出,隐居四十年。牟巘撰有《王维画孟浩然骑驴图》一诗:“穷浩然,老摩诘,平生交情两莫逆。也曾携去宿禁中,堪笑诗人命奇薄。只应寂莫归旧庐,此翁殷勤殊未足。作诗借问襄阳老,诗中犹苦忆孟六。悠悠江汉经几秋,一夕神交如在目。分明写出骑驴图,丰度散朗貌清淑。更有个倜一片心,不是相知那得貌。行行复行向何许,酸风吹驴耳卓朔。向来十上困旅尘,驴饥拒地愁向洛。不如乘舆且田园,万山亭前大堤曲。鳊鱼正肥甘蔗美,鸡黍可具杨梅熟。一樽相与寿先生,醉归勿遣驴失脚。”
南宋宰相杜范(1182—1245)有《跋王维画孟浩然骑驴图》:“唐王维画《孟浩然骑驴图》。孟浩然以诗称于时,亦以诗见弃于其主。然策蹇东归,风袂飘举,使人想慨嘉叹,一时之弃,适以重千古之称也。明皇虽善扬相,如忠佞之言,而积忤生憎也。萌于此,此力争之,张九龄所以得罪,媚柔之林甫所以见用,而卒以危社极也欤。”
宋代董逌在《广川画跋》卷二中描述和辨析了王维所画《孟浩然骑驴图》:“孟夫子一世畸人,其不合于时宜也。当其拥褦襶,负苓箵,陊袖跨驴,冒风雪,陟山孤行襄阳道上时,其得句自宜挟冰霜霰雪,使人吟诵之,犹齿颊生寒,此非特奥室白雪有味而可讽也。然诗人每病畸穷不偶,盖诗非极于清苦险绝,则怨思不深,文辞不怨思抑扬,则流荡无味,不能警发人意。要辞句清苦,搜冥贯幽,非深得江山秀气,诣绝人境,又得风劲霜寒,以助其穷怨哀思,披剔奥窔,则心中落落奇处,岂易出也。郑萦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綮殆见孟夫子图,而强为此哉?不然,綮何以得知此?”
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诗人不断加深着孟浩然风雪骑驴的形象,如苏轼诗云:“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捻箭。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赠写真何充秀才》)
非常有意思的是,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正在游猎的潞州别驾不是别人,正是时任临淄王的李隆基,其于景龙二年(708)四月的时候兼任潞州别驾。在很多版本中,孟浩然是因赋诗忤唐玄宗而遭弃用,由此,二人在诗中同时出现就非常富有戏剧化效果了。
苏轼在《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中亦提及孟浩然风雪骑驴的形象:“君不见淮西李侍中,夜入蔡州缚取吴元济。又不见襄阳孟浩然,长安道上骑驴吟雪诗。何当闭门饮美酒,无人毁誉河东守。”
苏轼之所以不断写到孟浩然,是因为他视孟浩然为知音,如其诗云:“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至真州再和二首·其一》)
渐渐地,“伯乐马,浩然驴”(《声律启蒙》)已成为文坛典故。踏雪寻梅已成为中国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从唐宋至明清以至近代,这一题材画作蔚为壮观,如韩滉《踏雪寻梅图》、戴进《踏雪寻梅图》、吴伟《踏雪寻梅图》、朱端《寻梅图》、王谔《踏雪寻梅》、陆治《雪后访梅图》、黄慎《踏雪寻梅图》、王翚《寻梅图》、萧晨《踏雪寻梅图》、戴瑛《踏雪寻梅图》、汪圻《踏雪寻梅图》、沈燧《孟山人踏雪寻梅图》、虚谷《踏雪寻梅图》、张风《踏雪寻梅图》、任伯年《踏雪寻梅图》、何翀《踏雪寻梅图》。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1687—1772)甚至画有一系列的踏雪寻梅图。
时代在变,始终不变的是踏雪寻梅高士图中一名文士骑在瘦弱的驴背上,正蹒跚着缓缓经过落满大雪的石桥……
节选部分原文作者/霍俊明
综合/何安安
编辑/罗东
校对/王心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在“山水田园诗人”之外,孟浩然有哪些不为人熟知的侧面?
- switch开年有点悬!今年M站高分和大火游戏都没NS份
- 曝Switch2确认有更大屏幕最早明年3月份推出!延迟原因公布
- 计划通?《刺客信条:黑旗》Steam玩家数现已翻2倍
- 微软教暴雪做游戏?一波大裁员,魔兽毒瘤设计师全滚蛋了
- 微软比暴雪更懂魔兽?一波裁员,干死希女王烧树幕后黑手
- 不计成本重做!小姐姐该凸的地方绝对不凹,这就是16+的含金量?
- 职业选手的理解!查理斯自曝五年女友分手经历,网友:这智商无敌
- 演出市场火爆 买票被骗事件频发 专家:票务公司需公开透明
- 向美而行,杭州艺创小镇再添市级风貌优秀案例
- 202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贵州印发《贵州省经营主体登记管辖规定》
- 贵州水城通报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报道不属实
- 2024年中国航天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
- 英语四六级成绩出炉,424分是啥“含金量”?网友:悬着的心死了
- 留学生中文听力考试现场,全班蒙圈太好笑,网友:这个我行,我来
- 2024年考研成绩陆续下发,400+不少300+“扎堆”,国家线预测来了
- 网红小徐考研317分顺利上岸,本以为是拍段子,结果人家真考上了
- 聊聊这个关于学习的终极话题
- 河南一中学宿舍蹲便器在床底、冲水箱在床头?网友:直接拉床上?
- 400/天!京东招实习生啦!不限专业!
- 以当代巧思连接先民初心,《山海经奇》破译远古神话密码
- 海上巨洞背后玄机:抽干内部海水有何绝妙作用?
- 不满足做“壳”的始祖鸟,难言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