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正文
楼市“报复性反弹”,在这里出现了!
发布时间:2023-04-23 16:01:24谢叶枝来源:
原创 刘晓博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的楼市数据。
在这堆丰富的数据里,隐藏着很多真相,需要心细的人来发掘。比如全国新房均价在2023年3月,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反弹,有所走弱。
再比如,在全国的四大片区中,东北地区率先出现了楼市成交量全面反弹的迹象。而且反弹力度非常强劲。
先看第一张图:
这张图是统计局4月18日公布的。东北地区一季度新房成交面积达到了856万平方米,同比暴增了22.6%;新房销售金额650亿元,同比暴增了18.4%。
而东北、中部、西部等地区,仍然是涨跌互现。全国平均起来,走势图是这样的:
看到了吗,一季度全国新房销售金额(上图蓝线)同比增长了4.1%,销售面积下降了1.8%。跟东北地区相比,俨然“全国是残冬,东北是炎夏”!
上图是今年1到2月,四大地区新房销售情况,东北当时的表现跟其他区域比,差别不大。没有想到,3月份东北率先全面发力了。
如果剔除1到2月的数据,只对比3月。则东北2023年3月销售面积为478万平方米,相比2022年3月的329万平方米,同比暴增了45%。
销售金额方面,2023年3月单月为366亿元,比2022年3月的265亿元,暴增了38%!
东北楼市俨然出现了“揭竿而起”式的报复性反弹。
那么单价如何呢?
下面的表格,是根据统计局数据计算出的,2023年一季度四大片区新房均价和2022年一季度新房均价:
东部楼市在过去1年最为坚挺,虽然成交量低迷,但新房均价上涨了6.7%!其次是西部片区,均价上涨了4.4%。中部片区的均价,也上涨了1.5%。
只有东北地区的新房均价,在过去1年里出现了3.5%的跌幅。
由此看来,东北楼市正在进行降价去库存,而且以较低的降价幅度,换来了较大成交量的反弹幅度。
行文至此,需要交代一下,统计局的四大片区是这样划分的: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东北楼市规模,是四大片区里最小的。从销售面积上看,只相当于东部片区的15分之一,中部或者西部片区的十分之一。
如果从成交金额上看,东北地区新房市场只有东部地区的32分之一。
为什么东北楼市率先反弹?
主要原因是,去年一季度东北跌得最惨。
上图是2022年一季度四大片区楼市的成交情况,可以看出东北地区跌幅是最惨的,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跌幅较小。
但问题是,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东北楼市成交量强烈反弹;去年一季度跟东北跌幅接近的东部楼市,尚未出现这么强劲的反弹。
所以东北还是显得非常特殊!说明这里的市场跌无可跌,真正的自用客户在入场。
最后看一下全国新房均价情况:
上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出来的,3月全国新房均价(包含住宅、商办)为10191元/平方米,比1到2月均价略有下滑,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反弹走势。
当前的均价,距离去年7月的高点(10471元/平方米),尚有一定距离。
标签:
被三星超越 苹果痛失全球手机份额第一下一篇
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楼市“报复性反弹”,在这里出现了!
- 吃一次一周不消化?父母还在给孩子吃,医生:难怪脾胃越来越差
- 什么运动最能刺激孩子“长高”?记住这4个答案,长高无忧!
- 同样是乳汁,为什么母乳与牛奶区别那么大?
- 剑桥研究发现:出生月份会影响孩子智力,你家在“聪明月”吗?
- 千防万防,猝不及防,儿子还是近视了!医生给了最新方案!
- 林青霞罕见老照片曝光,光着脚丫长裙掀到大腿根,风情万种太撩人
- 49岁王艳陷整容风波!苹果肌突出、超宽双眼皮太抢镜,牛莉更离谱
- Jisoo和郑秀妍撞衫的裙子,有什么魔力?
- 最美黑人超模:32年前的银发红唇照惊艳世人,是杰克逊的“女王”
- 海淀红盘「中海富华里·汇园」月底加推
- 不受“脱钩”政治影响,多国车企密集宣布对华投资
- 德恢复对华旅游签证令业界兴奋,多家德国酒店和旅游公司:已为中国游客回归做好准备
- 副首相突然辞职烧到苏纳克!英媒:政府管治威信将受到打击
- 日本宣扬“准备摧毁朝鲜卫星”,韩媒放风拜登将向尹锡悦做出承诺
- 美最高法院裁决暂留口服堕胎药使用权,美媒:拜登的“惊人胜利”
-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 迪士尼计划下周裁员数千人
- 阿根廷经纪公司因散布货币贬值谣言而道歉
- 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得克萨斯州重大灾难声明
- 美国加州洛杉矶县近95万升污水泄漏 当地海滩被迫关闭
- 北约对乌克兰的“挑逗”战略
- 无视市场恐慌,欧洲激进加息50基点!官方这样解释
- 昔日“债券之王”买入美国地区银行股 看好通胀保值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