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正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急用)

发布时间:2022-09-25 11:23:21何纨环来源:

导读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急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

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急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同样是一个“仁”。

2、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3、”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

4、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

5、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

7、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

8、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也能看出孔子十分满意自己对颜回的成功教育。

9、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

11、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徒事高远,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

12、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

13、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

14、”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

15、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

16、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实际上是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罢了。

17、以上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具有其针对性的,所谓殊途而同归。

18、这种教育方式具体到学生自身也是可行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

19、《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20、”那种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

21、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必然单调,教学过程必然呆板,教育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22、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23、”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

24、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25、” 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方啊!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子路坦率莽撞,可能属于胆汁质;而冉有谦虚谨慎,可能属于粘液、抑郁质混合型。

26、班主任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什么叫做仁?每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

27、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弟子最缺少哪一样,他就告诉这位弟子仁的哪个方面。

28、这就造成整本论语处处说仁,处处又没说清楚。

29、拓展资料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30、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31、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32、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3、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