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护肤美妆 >正文
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在读的7本中文原创书:苦命天子
发布时间:2023-04-02 17:10:14戚朋倩来源:
2022年最后一期湃书单,让我们在阅读中送走这个特殊的年份。
《刹那》
郭沛文/著,中信出版集团/中信·春潮,2022年10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刹那》是郭沛文最新出版的悬疑推理小说,感觉可读性比他之前的作品《鹌鹑》更强,没有太多沉重的心思和思考,取而代之的是更完善的结构和情节,所以一开始读就停不下来,好奇心驱使读者想赶紧解锁小说最初设置的两个悬念。评价一本悬疑推理小说很难不去透露情节,但在这里还是尽量避免。小说最后的反转很有意思,信息的不对称就这样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这是小说和影视剧常用的手法,并且屡试不爽——让读者/观众一次又一次陷入创作者精心布置的“陷阱”。读完小说,又阅览了网友点评和严肃书评,可以看出郭沛文在这部小说的写作中还是有些“野心”的,所以每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思考的角度,虽然不一定是作者的原意。比如有人说到小说中的湖南元素,说是回到原乡,其实也许到不了这样的高度。即使并不生长于湖南,只要读到那些旅途中接触过的元素——橘子洲、永州、糖饺等等,还是觉得很亲切。不过只是因为这些因素就说这部小说蕴含着乡愁,依然有些草率了。湖南一地奇闻异事非常多,但这部小说还是仅仅将湖南作为地点背景来描述,并不能说有很浓的乡土气息甚至乡土的回归。小说中的凶杀同家庭的元素蛮有关系的,只能隐隐感觉到里面的人物的阴郁性格同没有安全感的家庭有关,但作者没有着力描述什么,也没有专门反思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毕竟悬疑推理小说要以情节取胜。从写作技术的层面来说,郭沛文已经是位蛮成熟的作家了,但是对某些人物的刻画,还是可以感觉到“90后”作家的年轻心态,仍然在积极探索世道和人心。总之,从阅读快感上来说,这本小说不会让读者失望的,除了用对话展开情节让人读起来有些费神。
《高亨<周易>九讲》
高亨/著 王大庆/整理,中华书局,2011年6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读完《翦商》,免不了对其中一些判断半信半疑,因此找来李硕提到的高亨的书读读看。高亨的周易研究有《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等。“五十以学易”,总让人感觉阅历不够怕是读不懂。于是选择这本《九讲》,这本汇集作者多部著作中“对人们比较关心的有关《周易》九个问题的解说”,如《周易》的源头、其筮辞分类、筮法新考、卦象和卦爻辞的哲学内涵与文学价值等。
书不厚,可是仍只能慢慢啃。关于“翦商”,在这本《九讲》里恰有相关论述:
《萃》《升》两卦都说:“孚乃利用禴。”(孚是诚信) 可见,作者认为神对人的福与不福,不在人的祭品的厚与不厚,而在人的言行的孚与不孚,即人事可以转移天意的观点的一个具体反映。他又写道:“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垢》九五) 这条很重要,可惜不易理解。据我体会,杞当读为芑,是一种“白苗嘉谷”(《说文·草部》),含章当读为戡商,即战胜商朝。作者用“以杞包瓜”比喻殷纣残害百姓,来满足宠妃及奸臣的欲望……作者认为,由于殷纣倒行逆施,所以上天叫他陨灭,周人才能战胜商朝。
《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
崔凯/著,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9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谷物的故事》作者崔凯先生在前言中慨叹,图书市场里有不少欧美作者写的咖啡、甘蔗、胡椒、辣椒、棉花等通识书籍,而谷物作为“农业版图中的‘主角’”“人类最悠久的驯化物种”,却不见适应大众阅读的相关历史读物。说起来,这一类通识书籍,我还真读了不少,譬如《咖啡瘾史:一场穿越800年的咖啡冒险》《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魔鬼的晚餐:改变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等等。相较于这些书籍而言,《谷物的故事》自有其独属的特色所在。
一则是作者经历特殊。崔凯先生出生于东北农村,大学时代曾在实习时,去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村落管理过五千亩稻田。从本科到博士,他分别学习了农学、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和心理学四个专业;工作以后,他调研过数百家农业企业,还担任过多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此外,这些年,他还走遍了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份,访学美国农业,游历埃及和墨西哥等谷物起源地。这些经历,诚如他本人所言,使他“能够跳出书本”,用“产业、经济和社会的视角”切入看似微末而易遭忽视的小小谷物,从中发现人类社会的大问题。正因如此,《谷物的故事》也就区别于我在前面提到的欧美关于各种作物的人类学/全球史著作,有了更接地气的人间关怀。
二则是写法生动亲切。作者不掉无谓的书袋,也不搬弄各类术语,而是集中精力把故事讲好——一言以蔽之:尽量少说“黑话”,多说“人话”。第一个部分“谷物与人类的一万年”、第二个部分“谷物的世界之旅”涉及古代文明史与全球史的大话题,作者举重若轻,要言不烦,各用七十页左右的篇幅即做了清晰而富于趣味的梳理。而第三个部分“工业化时代的谷物”与第四个部分“大国粮仓 国之基石”则与当下社会联系更为紧密,作者也相应地引入更多的数据和商业案例,结合种种现实问题来阐明观点,其中对化学农业、饥荒问题的讨论,既能体现作者的专业水准,更能彰显作者的家国情怀。
总而言之,时下能够读到这样一本科普佳作,实在是一个惊喜。有意思的是,作者说这是他的第十本书,我好奇心发作,检索了一番,看到的都是各种投资相关著作,也不知是否作者重名。倒是有一本《中国食品产业地图》,像是同一位作者所写,改日当找来一读。
《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
魏明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2年10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昔日基隆码头的热闹与繁荣,如何转变为萧条与停滞?时代浪潮中的个人与家庭,又该怎样去面对困境与落差?在《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中,作者魏明毅以人类学的视角描述了基隆港的衰落对于码头工人及其家庭的影响。基隆码头的 “拿牌仔”(已经加入工会的正式工人)曾经有着令人羡慕的高薪和各种福利。理所当然的,这些工人成为了家庭的经济支柱,风头正盛的他们却不知道,属于当地男性工人的黄金时代正在悄悄离去。在1990年代末期,国际运输航线版图更改,国际货船入港数量骤降,基隆码头迎来民营化转型,不再年轻力壮但尚未到退休年龄的装卸工人成为了牺牲品,缺少其它谋生技能的他们难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由于其自身形象不符合政府的观光意向,码头工人也成为了不受欢迎、被人冷落的群体。职业地位的降低带来了自尊的受创,工人们经历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降格,也是男性气质受到打击的痛苦,他们无法成为称职的丈夫与父亲,甚至被认为“不像个男人”。但是,魏明毅指出所谓的“像个男人”本身就代表了社会对于男性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包括特定行为和满足种种物质条件。在时代的冲击下,这些曾经让男性“自豪”的条件却反过来成为了他们的枷锁。最终,在社会转型、工作冲击、自我男性气质受创的多重打击下,码头工人成为了被边缘化的对象,体验着难以想象的绝望与孤独。
《苦命天子》
茅海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10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这本书出版多年,如今又再版,而我是第一次看。
茅海建在“后记”中交待这本书的写作缘起,说是在与出版界朋友的聊天中而萌生想法,试着写一本专业和非专业各种层次的人都可以接受的书来,并取当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历史方面“畅销书”的经验,书名不出现“史”字、不出现“传”字,以咸丰帝为轴拉开了咸丰一朝的人事故事。
天子何以“苦命”?茅海建从道光帝面临的立储选择讲起,自雍正创造密建制度后,选哪个皇子做储君,就是皇帝圣心独裁之事,不能与人商量,甚至不能公开表露对于某一皇子的好恶。而身为皇子,谁会不想当皇帝呢?!在这里,茅海建引了不少野史说法,试图呈现台前幕后这些身居高位的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在这些说法的使用上,作者做了明确说明,非专业读者读过即知一些故事并不可靠。只是,这个最终幸运而成功登上宝座的咸丰帝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而且上位之后,又接连遭遇内忧外患,可他并不具备扭转乾坤的能力。于是,这便成了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
历史没有“如果”。茅海建在“结语”中也提到假设:如果当时中国有皇帝退位制度,咸丰帝会不会主动让贤?——他不会。“咸丰帝不认为自己当不了皇帝,是因为他确实也不比许多人差。可以说,他比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知道的要多,他只是不知道他所处在的时代。”人贵在自知,在所处的时代认清自己已是不易,又何况跳脱出当下的时代去看那个时代里的自己呢?!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子。如果能够找到它,占有它,那是人生的最幸。与此相反,一个人占有的位子,若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全部才能,那是一种痛苦。具有同样痛苦的是,一个人坐在其才力不逮却又下不来的位子上,除非他每日只是混日子。若他有强烈的责任感,结果事事与愿望相违,那几乎是一种人生的自我折磨。”咸丰帝就是后一种人。所以,茅海建说为他作传,“只是可怜他”。
《欧亚时空中的中国与世界》
黄达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九色鹿,2022年11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欧亚时空中的中国与世界》是西安外国语大学黄达远教授重新认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文集。在讨论中亚时,黄达远指出,中亚社会是在游牧社会、绿洲社会、雪域高原社会与农耕社会的碰撞交流中形成的,中亚史也是连接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为还原“中亚”本来的社会面貌,研究者要把亚洲、鞑靼利亚、文明等级论这些在东方主义模式下建构起来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梳理清楚,超越欧洲中心论、中原中心论、线性社会形态论的壁垒,用区域研究、全球史、整体史范式把中亚地区的不同社会连接起来,并与中国史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寻找其在“廊、道、路、网”中的共性。贯穿全书,黄达远都注重区域整体历史互动的描述与分析,力图超越“两点加一线”式的传统丝绸之路历史观,思考古代中国是如何通过整体区域网络扩展历史影响的。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
葛兆光/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10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本书是“葛兆光讲义系列”中的一种,葛先生对大学人文教学有个说法: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这部讲义的主旨是超越国境区域史研究。葛先生认为,这个研究要考虑全球史研究潮流的影响。在传统的“满天星斗式的世界史”之外,还有一种“台球撞击式的全球史”,就是重点描述各种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就好像古代禅宗诗歌说的,“一波才动万波随”,看看互相交错的涟漪和波纹,一圈一圈怎样互相波动互相影响,这当然才是理想的全球历史。(9页)
具体到这门课,因为“研究亚洲东部,也就是环东海南海这个区域的互动与联系,在现象上、理由上、资料上都很充足,如果把‘东部亚洲’或者‘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区域,充分研究环东海南海地区的互动和联系,比如明清中国、朝鲜、日本、琉球、安南之间,加上东南亚的吕宋、暹罗、爪哇、满刺加诸国,以及从南海过来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西洋诸国的互动。我觉得,这样的‘区域史’,也许是对未来理想全球史的贡献”。(15页)
在第一单元第一讲中,通过分析1274年、1281年蒙古为主的联军两次渡海进攻日本失败的事件,描述了对东亚史后续的影响:
第一,蒙元发动的战争,不仅是日本,还有安南、占城和爪哇,确实使得东海、南海连成一个历史世界,蒙古、高丽、北方中国、江南,都卷进去了,如果加上蒙古绕道征服云南大理,征服安南,等于把整个东海、南海一带,全部勾连在一片了,形成一个历史世界了。
第二,蒙古笼罩东亚的时代留下来相当多的政治与文化影响,使得原来传统东亚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风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高丽,政治、社会和风俗,蒙古化得很厉害;在中国,蒙古的族群等级(蒙古、色目、汉人、江南人)、社会分层(九儒十丐),瓦解了原来传统儒家社会的士农工商结构;在整个亚洲,蒙古帝国拆除了原来壁垒森严的国家界限,刺激了海外贸易和陆上贸易,推动了世界商品的交流。尤其是中国,蒙古统治方式和中国传统乡村秩序和农业生活的差异,使得它对城市控制的松动,无意中刺激了城市与市民的发展,包括商人、市民、戏曲等等,都大大地繁荣起来……
第三,刺激了各个国家自我意识的崛起。意识到自己是“神国”的日本,政治和文化的独立意识就滋生起来;被压抑被胡化了的高丽……就以更加严厉的方式“去蒙古化”,甚至用更极端的宋代理学重整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风俗;而明代中国推翻蒙元,更是以“驱逐鞑虏”为口号,严厉整顿礼制,“去蒙古化”,不许用蒙古姓氏,不准穿蒙古衣服,不准按照蒙古习俗婚姻,重新推行严厉的儒家礼制,恢复传统的乡村秩序。(46-47页)
这些扼要的概括,很形象地说明了“台球撞击式”的画面。而台球撞击的方式,则有五个因素:战争、移民、贸易、文字和图像、宗教信仰。(54-63页)
第二单元的第一讲,则是一篇简明的日本东洋学术史。“日本明治时代的东洋学根据科学、客观、中立的立场,出现了旨在瓦解过去东亚传统的历史系谱,用西方近代的判断方式和概念工具,对东亚历史重新进行叙述和整编的取向。”(113页)这一学术取向,一方面是形势比人强,近代欧美列强的力量大,他们的学术取向也就成为了潮流;另一方面,这些又确实是东方人研究东方所缺失的或落后的地方。(132页)
在第三单元,关于十五世纪以后的亚洲东部海域史,在1405年跛子帖木儿去世后,帖木儿帝国陷入混乱,无暇觊觎东亚。东部亚洲在蒙古时代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国际秩序。(210-211页)不过,这一秩序经历了一段波折,最初,明太祖朱元璋、朝鲜李朝太祖、日本的足利义满都避免与邻国的对抗,相互建立了比较友好的关系。但这三位在十四世纪末相继去世后,继位者似乎都跃跃欲试,打算改变这种相对稳定的东亚秩序。比如朱棣让礼部尚书对朝鲜国王传话:“君臣之间,父子之际,都有一般孝顺识理的孩儿,有五逆不孝不识理的孩儿。”而朝鲜,一方面“尽心事大”,另一方面,则以驱逐倭寇的名义攻占了当时日本的对马岛。这一事件,使中日朝三国杀的关系骤然紧张。幸好三方都有克制,妥善解决了争端,从此,环东海与南海的海域,基本上从巨浪滔天转为风平浪静。(210-225页)
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形势又为之一变,来自西洋的陌生人,逐渐瓦解了东部亚洲海域原来相对稳定的秩序。中国则迎来“二千年未有之巨变”:第一,东部亚洲海域原本自循环的商品与物质,被融入全球市场的大范围流通,成为外循环,原本中华帝国为中心,能够控制的贸易圈平衡被打破。第二,东部亚洲海域原本自成体系的政治秩序,被纳入大航海之后的世界新秩序。天朝中心的天下秩序,与欧洲近代的国际秩序发生激烈冲突,原本东部亚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帝国不得不转型为现代国家。第三,东部亚洲海域相对独立的历史,也被整编进入近代互相联系互相刺激的全球史,历史不再以中国为中心,也不再仅仅是东部亚洲的历史。(261页)
这几段历史,从全球互动的视角来观察,都呈现出多样的视角。在文化、政治、贸易等领域,书中都列举了大量的拓展阅读的书目和方向,而第四单元则全部在讨论涉及的历史文献,确实是金针度人。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即使不做研究,仅仅是阅读,潜藏于内心的一些民族主义的刻板印象也需要不断调适。比如书中提到桑原骘藏的名著《蒲寿庚考》,此人是宋元之际的阿拉伯人,在泉州当南宋的海关长官,但蒙古人来了之后,他投降了元朝,对流亡的宋朝皇帝拒而不纳。“关于蒲寿庚的伦理道德,我们不必关心,因为要一个阿拉伯人恪守汉族传统的王朝正统观念,实在也有点儿过分。”(93页)
另一个例子,前几年去世的日本历史学者冈田英弘曾极端地认为“一言以蔽之,日本的建国者是华侨,日本人在文化上是华侨的子孙,这一点任何亚洲国家都是这样,不必对此大惊小怪”(56页注1)。这话如果是中国人说的,也许还有点类似“天朝上国”的豪情,但一个日本人在书中这么写,他不怕被网暴吗?
附:译著新作推荐
《动物奇形录》
【美】埃莱娜·帕萨雷洛/著 成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2022年8月版
这是一本很诡异的书,作者收集了十七个“明星”动物的故事并以拟人化的方式写下来。这些动物之所以为人所知,是因为他们与人类的文化史、社会史纠结在一起。看这些动物的命运,再反观人类自身,会有一种莫名的荒诞。
比如始于16世纪英国的非常残忍血腥的斗熊活动,让熊犬互相厮杀,一头叫萨克森的诱饵熊曾出现在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萨克森的生活是这样的:
那些被赶进角斗场的诱饵熊早就不是熊,而是一连串事物的组合:嘴食、铁链、木桩、钝了的牙齿、狗咬的伤痕。耗死了一只杂种狗,只等来更多的狗扑向那沾满了口水的身躯。那个溜冰场是他唯一能活动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在那潮湿的多边形广场里斗狗或是跑圈赢来。在这个公园里,花也未能幸免——他们把红色的花团贴在熊的眉毛上,这样獒犬跳起来的时候就有了目标:朝着那招摇的盛开的花朵,从各个方向扑过去,狠狠地咬下去,连花带肉,血比花更红。那时候,从小在伦敦长大的市民以为熊的眼睛天生就是粉红色的。
过了几年,那头熊已经看不清东西,无法再战了。这时候表演节目的人必须想点别的办法。他们把熊拴在广场中心,让他蹲着,让观众来鞭打他,直到鲜血沿着他的脊背流下来。有时候他实在受不了了,就会用黑乎乎的手一举捏住那根鞭子然后咬成两半。(47页)
达尔文1835年乘坐英国皇家舰船“小猎犬”号航行,在太平洋中部考察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为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将一只名叫“哈丽特”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带回了英国(还有另外三只,后来在英国都因为各种原因死去)。达尔文结婚之后,抛弃了哈丽特,由小猎犬号军舰再带回澳大利亚,幸好,她在澳大利亚生活得很好,最终去世于2006年6月,终年176岁,是世界已知第三长寿的龟。(92-104页)
1973年,一只叫阿拉贝拉的十字园蛛被送入太空,以实验蜘蛛能否在失重的条件下织网:
回到天空实验室后,加里奥特发现阿拉贝拉在微重力的状态下织出了她的第一张网。
人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就像是俄勒冈步道对一只蜘蛛的距离。一只蜘蛛要爬到她六英寸长丝绳的末端,就如同一个人在一根六十英尺长的脐带上漂移。一只蜘蛛从四英尺高的网上自由落体,就如同一个人从太空站的一端跌落到另一端。
蜘蛛是粒子,人是粒子,他们之间的引力与两者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当一个人所了解的世界以宇宙级指数增长时,他和蜘蛛的距离就越近。(189页)
人、蜘蛛、太空,在这几个不同的尺度比对下,人会感到自己像蜘蛛一样渺小,还是像太空一样广阔?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驻法的第七十七师不仅被敌军围困,还遭到不明真相的盟军法国炮兵攻击。绝望之下,他们放出最后一只战鸽求救,鸽子身上的信件上写着:“我们正沿着平行公路276.4前进。我们的盟友正在炮击我们。看在上帝的分上,快停下!”这只名叫“雪儿·阿米”的战鸽起飞了:
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在她身下爆炸了。炸弹杀死了五个人,也将这只受了惊的鸟儿拉回了地面。这个坠落的画面是“迷失营”里存活下来的军人对队伍里最后一只鸽子的最后记录。也许在这之后,所有人都转身离开了,因为他们不忍再看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看到她再次动起来的那刻——即使爆炸让她瞎了一只眼睛,一只断腿被肌腱吊着,但传信的锡管还贴着。没有人看到她在空中摇摇晃晃地向西南二十五英里的九号移动信息站移动,尽管不明显,但她依然在加速。正因为没有人看到她,七十七师步兵团里没一个人能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111-112页)
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画面,人类的不仅在自相残杀,还是盟军之间的误伤,最后一只救命的战鸽被击落……幸好,这只勇敢的战鸽并未战死,送出了信件,后来被授予法国荣誉勋章。
书中动物的故事倒也并非都是为了证明人类的不堪,但我总想起第一个关于猛犸象的故事中的一段话:“人类的大脑生出其他思维前,只是记录生命活动的形态:发情的混乱、匮乏的挫败、死亡的永眠。一种生物怎能一代代丰富和传承这些陆地知识,而不会感受到它已经渗入血液、骨骼和肌肉?”(8-9页)
“发情的混乱、匮乏的挫败、死亡的永眠。”人类发展到现在,无非是将这三种本能的诉求进化得更为精细和有意味吧。
《和平戛然而止:通往1914年之路》
【加】玛格丽特 ·麦克米伦/著 王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頁folio,2022年11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本书作者玛格丽特·麦克米伦(Margaret MacMillan)是牛津大学教授、历史研究及国际关系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的曾外孙女,多重身份的交织及其极具个人特色的辛辣文笔,使得她的书如此与众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发生的?德皇威廉二世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吗?同盟国应该为战争爆发负全责吗?麦克米伦不谈论战争的“罪过”,她展示的是少数几个作出决策的领导人所处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他们的心理动机。在书中,作者精准共情,细腻推敲,走入大变局中权势人物的内心,一窥他们的纠结与渴望——没有人故意制造一场欧洲战争,但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负有战争的“责任”。麦克米伦给了“一战”缘起一个全新且非常有说服力的解读与视角。
《容易忘记的名字》
【韩】金爱烂/著 薛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0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知道“金爱烂作品集”要出,最期待的就是这本《容易忘记的名字》,当然因为这本是第一次译介过来,也因为这是其中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似乎代表着寻绎包裹作家小说世界的个人经历、情感情绪的可能性。
诚如译者薛舟所言,“阅读金爱烂的散文,相当于翻阅小说家的成长史。她以走过自己生命的名字为线索,对从前的艰难岁月投以深情的回望”。文集的第一篇就是写妈妈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刀削面店,熟悉金爱烂小说的读者很难不感到亲切,作家说:“我的情绪是在那里形成的。”她写道:“妈妈做的是餐饮生意,却懂得人活着不能满足于吃喝,所以她心甘情愿、毫不怀疑地给女儿们买书,也给自己买衣服,擦粉。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在没有客人的闲暇午后,妈妈躺在大厅对面的小房间里,让我弹奏《朱鹮》或《故乡的土地》的情景。还有妈妈伴随钢琴的节奏,在空中打拍子的脚丫,以及沾了洗碗水的袜子尖。我们一家生活在传统厕所和三角钢琴并存的房子里,后来我以那段时间的生活为素材创作了《刀痕》和《滔滔生活》等短篇作品。” 而这些恰恰是她最摇动人心的小说。
散文见经历,更见性情——她说:“我喜欢我们的人生不仅仅为了生存,还有奢侈、虚荣和美丽。有些阶段就是需要踩着这些华丽的东西才能跨过去。”她说:“当然我也知道,副词是有缺点的。比起‘我真的很爱你’,我更喜欢‘我爱你’这种说法。不过我又说不清哪种说法更接近真心。我们常常希望自己的真心能得到传达,却又希望能够表达得老练。”她说:“理解并不是相似尺寸的经历和感情的叠加,而是穿上不同尺寸的衣服之后,重新检查自己身体的过程。”
而在所有的文章中,情绪最迫人的一篇无疑是作家写于2014年4月16日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之后的《倾斜的春天,我们看到的》:
我能在结束这篇文字的时候不那么炽烈吗?我能在谈论现在的时候不那么冰冷吗?上个月16日,在随时可能沉没的船上,一名女高中生似乎在努力甩掉不安,用明朗的嗓音问朋友:
“斜率怎样计算?”
这个玩笑之后,女高中生再也没能回到这个地方。最近我常常觉得,这句话就像年轻学生最后拋给我们的问题,也是留给我们的课题。这种倾斜该怎么办呢?摧毁所有价值和信赖的悬崖,利益总是向上,危险和责任总是留给下面,这样陡峭危险的斜率应该怎样解答?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看到听到的太多了。如果不看,可能会错过。错过就可能受骗。尽量看到所有,努力记住是谁以怎样的方式在说话。现在珍岛上溢满了“事实”,但是“真相”似乎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这些日子,我坐在毁掉的语法堆上,与语言的无力和无意义作战。没有哪句话可以到达海底,没有哪句话可以昂首挺立。在这种情况下,我连一句可以让自己理解的话都找不到。我又不能袖手旁观……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日】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著 曹逸冰/译,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2年9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上野千鹤子近来在中文世界红极一时,今年之内就有好几种著作问世,《始于极限》是出生在1940年代的她与“80后”社会学者、作家铃木凉美的往来书信集。铃木凉美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东京大学,毕业后成为报社记者,大学时代却有过做夜总会女招待、AV女演员的特别经历,此后始终无法摆脱阴影。书信对话围绕“情色资本”“母女”“恋爱与性”“婚姻”“认可欲求”“能力”“工作”“独立”“团结”“女性主义”“自由”“男人”十二个话题展开,既是一个年轻女性向前辈发起的真诚请教,也是两代学人围绕女性主义展开的深入探讨,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启发性。
虽然书信中涉及到很多日本的特殊情况,但同样是东亚社会,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也有很多能够引发共鸣的地方,例如当代女性在浪漫爱的未歇余波与女性主义追求自由独立的教谕之间左支右绌,想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上立身除了依附公司就只有靠父母和婚姻兜底,社交网络时代的团结和分裂都前所未有的容易,追求社会变革和个人幸福似乎永远不可兼得……
书信这种形式本身带有一种动人的力量,上野千鹤子说她作为学者向来不需要也不打算出卖隐私,逢人便说“我卖想法,但不卖感觉”,然而在给关心的后辈写信时却常常破例袒露心扉。她说到二十多岁时想象三十多岁的自己时眼前浮现的形象是冷清酒馆的老板娘,成为女性主义学者是偶然的个人选择碰上了必然的时代浪潮。在通信的最后,她以亲切长辈的口吻劝导铃木凉美,“到了四十岁上下,人生的太阳便会渐渐西斜。届时你会痛感人生有限。给人生中重要的事情排一排优先级,千万别颠倒了主次”。这是适合每个人的忠告。
《无聊发明合集:1000种让世界变有趣的可能》
【美】史蒂文·M.约翰逊/著 万洁/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艺术家,2022年3月版
推荐人:盛韵
推荐语:
很适合疫情期间看的奇葩点子漫画集,老幼咸宜。漫画家说他一辈子没发明过任何东西,但有很多疵头怪脑的滑稽想法。“无聊”的精髓在于就算没人觉得有问题,你也可以尝试提供解决方案,比如把可拆卸自行车做成一件衣服随身穿着,或是裤链没拉报警器。
《悉达多》
【徳】赫尔曼·黑塞/著 李双志/译,中信出版集团·大星文化,2022年5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带你踏上灵性开悟的智慧之旅,走出人生低谷,化解焦虑烦躁。”腰封上的这句话,让你明白为什么这几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这本《悉达多》能够一版再版,尤其2022年,是这部小说出版100周年。
要概括《悉达多》的故事,可以很简单到一句话:婆罗门之子悉达多的求道之旅。内心困惑的悉达多不顾父亲的劝阻,抛弃婆罗门的贵族身份,做了苦行的沙门,去聆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但都没有让他信服。于是,他投入到世俗生活,陷入到与心爱之人卡玛拉的欢愉之中,并为了满足卡玛拉的要求,成为了一名富商。但这也不能让悉达多解脱。在一条大河边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悉达多,突然听到“从他的灵魂中偏僻的地界,从他疲惫不堪的人生的昔日岁月里传来了一个声音”,那是一个词,只有一个音节,是宇宙之音“唵”(OM),是完满,是圆满。在这一刻,一切都达成了,悉达多“想起了梵,想起了生命的不灭,想起了一切他遗忘了的神性”。
《悉达多》也可以很复杂,它就像人生,简单说生老病死,但其中五味杂陈,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没必要拘泥于一种,也不必执念。跟悉达多一起踏上求道之旅的好友乔文达,可以说是他此前最爱之人,悉达多对乔达文的爱甚至超过了对妻子的爱。然而在听了乔达摩的宣讲后,乔文达皈依了佛陀,坚定地追随了下去,悉达多则产生了怀疑,继续踏上新的朝圣之旅,没有过多的留恋。
其实,《悉达多》这本书也一样,你可以如同腰封上说的那样,将它当作一碗鸡汤来读。百年前,黑塞写这个故事时,也是鉴于一战后人们的悲观厌世、逃避自我的情绪,鼓励大家面对现实,追求美好。也可以认真揣摩其中蕴含的哲学、宗教等等思想,尤其是求道过程中,悉达多的各种思辨。选择的复旦大学德语系研究员李双志老师的译本,非常好地将诗化的语言和哲思融在一起。
最后,让我们闭上双眼,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唱出宇宙之音“唵”……
《现代政治思想史:从霍布斯到马克思》
【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著 周保巍 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版
本书探讨了近代早期至19世纪末期的一系列重要政治思想家的观点。书中不同的思想人物独立成章,以霍布斯为开端,依次介绍了洛克、休谟、卢梭、联邦党人、伯克、边沁、密尔、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思想,并内在展现了近代以来政治思想发展的趋势。作者力求剖析时代的焦点人物,并致力于将主要思想家的观点与政治史上的新潮流联系起来。按照学者一般的看法,现代政治思想史应该从马基雅维利开始才合理,据译者介绍,因为这是一部通史教材中的一册,中世纪部分那一册写到马基雅维利,所以作者蒙克只能从霍布斯写起。
因为之前很少接触关于政治思想史的书籍,所以阅读此书,于我而言,完完全全是“扫盲”的性质。也许,这比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机构、组织运转的知识点“扫盲”更有意义。
现代政治思想与古典政治理论进路的根本差别在哪里,我其实完全不懂。不过霍布斯从“自然状态”建构自己的理论,至少在那个时代属于极有预见性的。他反对几乎任何经验主义的知识,将道德、理性、意志这些人类社会政治建构的要素,都被降格为欲望的偏好、计算与冲突,“对人类决策的描述,似乎将其化约为各种运动中的物体的更为复杂的结果”(32页)。换句话说,他的《利维坦》就像是根据几条公理运用逻辑演绎出来的。
他的公理中首先剔除了宗教和历史,“由于任何从宗教或历史前提出发的立场,都必然是或者看上去是党派性和有失偏颇的,霍布斯明智地避免将它们作为论证的基础”(11页)。抽掉这些因素之后,霍布斯指出:“在缺乏权威的情况下,由相当理性的个人计算所驱动的无所不用其极的竞争,是如何给所有相关人员带来非他们所希望的灾难性后果的。这种情况与军备竞赛、对鱼类资源等有限自然资源的争夺、或工会组织竞相通过增薪谈判来保障自己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在每一种情况下,个人对整体情势的合理的防御反应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这是有史以来最强大和最具普遍性的政治模式之一。”(35页)为了消弭这些矛盾,霍布斯提出了绝对主权的概念,正因为这些出于自利的竞争无所谓善恶,所以“确保所有政治决策的绝对权威性和决定性,要比决策本身的质量好坏更重要:主权者的理性……不管它本身是对还是错,对已经向其表达过忠顺的我们来说都应该代表着正确……”(63页)这个说法我们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是这与他关于人类意志、自由的机械论的认识是一以贯之的。作者最后评价说:“从长远来看,对于个人意志和欲望的肯定,已被证明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商业国家之所以能够强调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并让个人选择完全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因为它成功地将个人选择控制在可管理的范围之内。但是这种管制会受到持续的威胁,而威胁的来源就是霍布斯所指出的那种不受限制的利己主义,以及对于宗教确定性的‘狂热’主张,这在近来要比以往的某些时候都更为明显。当它们出现时,政治和平就会受到威胁,而国家如果要存活,就不得不抛弃其温和的自由主义面具,宣告其终极的绝对主义权威。霍布斯的两个最为矛盾的主张——个人无限的和迥然不同的欲望和他的政治威权主义——之间有着最为完美的契合。因为只有一个终极绝对的和专断的主权者,才能确保对这种不可预测的个人主义加以控制。”(89-90页)也许,我们没法接受霍布斯那种绝对专制主义的解决之道,但他对人性中根本矛盾的洞见却是很有意义的。
同样是从“自然状态”出发,洛克则将其与新教教义紧密结合起来,他指出:“人类政治道德的公理直接源于每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而非源于他们先前对于任何事实上的或原型上的父亲的服从。既然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要对上帝负责,我们所有人在原则上,并且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例如,当我们达到法定年龄时,可以自由地达成协议,以修订我们的义务,通过与一个已然存在的合法权威结成某种关系,或实际上创造一个新的合法权威。”(115页)“如果我们不自由,我们就无法行动以保存我们的生命,而这是我们对上帝的义务。这样我们就有了一种确定的基本义务,也即建立政治权威,以作为履行我们的自保义务的最佳途径,正如我们不仅有抵抗专制权力的权利,而且有抵抗专制权力的义务。”(118页)洛克对私人财产权合法性的论证也建基于此,他说:“上帝将整个世界赐予人类,并为他们所共有,并将此后的私人财产权导源于我们的自保义务,一如他此前将限制政治权力的权利导源于我们的自保义务。”(120页)他并且进一步论证说:如果不是这样,“在我们能够获得任何一丁点食料之前,将需要全体世人的普遍同意,这样,‘尽管上帝给予人类很丰富的东西,人类也早已饿死了’……人类生活的条件既需要劳动和从事劳动的资料,就必然地导致私人占有”。
霍布斯和洛克对于自然状态和契约理论的运用和演绎,虽然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些讨论的起点,正如译者前言所指出的,是“现代政治及其奠基性原则——如主权与契约、分权与制衡、共和与民主、政党与代议……在大西洋两岸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阅读本书过程中,最纠结的章节,大概要算卢梭了。作者也认为卢梭是个极其拧巴的人:“他是一位有着现代心灵的古人。他想让我们相信,正是我们凭之而生活的那些文化形式,压制和扭曲了我们的本性……作为一名启蒙思想家,卢梭颠覆并否定了那些通常被归于启蒙运动的价值和属性,他以悲观主义反对启蒙的乐观主义,以情感和意志反对启蒙的理性主义,他尤其反对启蒙的进步观……别人的悲观主义源于害怕他们的理想可能无法实现,而卢梭的悲观主义则源于害怕他们的理想终将实现。”(209-210页)莫名地会想到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讨论,仿佛他们都看到人类无可避免地走向死胡同。卢梭的说法是:“人类需求的增多和多样化,‘开启了痛苦和死亡的入口’,它们由此成为了枢纽,以其为中心,人类从自然的孤立和独立转变为社会条件下的依附。”(229页)而为了避免这一命运,卢梭提出了主权者的公意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自由的化身。于是卢梭说出了一段名言:“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民要迫使他自由。”其中的论证比较复杂,我一时也难以理会,不过作者这么解释:“倘若共同体的公意并非与个人所认可的私人意志不一致,而是与他所认为的公意不一致,那么该怎么办?卢梭说,那么,这个人就误解了公意的本义。当我们投票时,我们必须扪心自问的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赞同正在考量的措施,而是我们是否认为它与公意相一致。如果我的决定最终失败,那么,实际上是我的评估出现了错误。”(254页)用更通俗的话说,大概就是“我对某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坚决反对自己的看法”。为了让人人都有这样的自觉,卢梭提出了公民道德、舆论、公民宗教等规训方式。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有一种批评认为“卢梭的公意理论为极权主义奠定了基础”(251页),虽然对此有很多争论,但他的《社会契约论》至少是催生了法国大革命的因素之一。而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论》则对1789年这场运动给予强烈的批评。“法国大革命对整个基督教和欧洲文明大厦构成了一种威胁。”(355页)
鉴于伯克的爱尔兰背景,他要比绝大多数同时代人更能意识到宗教教条主义所带来的威胁……他后来评论道,雅各宾主义恰似宗教改革,它“是最后一场学说和理论教条的革命”,它带来了浩劫,使所有欧洲国家内部和各国之间都发生了分裂。伯克注意到并且告诫人们,这是一种类宗教的新型狂热主义,我们现在称其为意识形态。法国大革命第一次让人们认识到这样的事实:“一种关于政府的理论有可能像宗教教条一样成为狂热主义的根源。”人们对恶政的不满可以通过纠正不满的原因予以平息,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却不可能通过日常政治来解决,它一旦落地生根,其结果必然是:“仅仅一些名称,就足以成为刺激人们走向战争和暴动的原因。”(367页)最后这句话,用来描述当代人的境遇,貌似也极为贴切。
作为保守主义者,伯克更为看重风俗、习惯乃至宗教在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即使这些风俗习惯是非理性的。伯克相信,只有对永生的希望或对地狱之火的恐惧,可以防止人性中卑劣的一面兴风作浪。(375页)他反对基于自然权利进行的抽象论证,因为自然权利的过度伸张,将会导致“个体公民的原子化,使我们称为‘极权主义’的那种政治体制成为可能,虽然伯克并没有使用‘极权主义’这个术语,但他是第一个识别出它的人”(392页)。
如果说书中大部分思想家的讨论还是从理论到理论,那么《联邦党人文集》则是在论辩中将治国理论落地的过程,关于这本经典著作的研究和介绍很多,只记得对于政府权力划界的问题,麦迪逊总是嗤之以鼻,称其为“纸糊的边界”。他认为真正的保障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以抵制其他部门侵越的必要宪政手段和个人动机。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人民的利益必然要与人民的宪政权利相联系。”(322页)“用野心对抗野心”,麦迪逊对人性的判断是有多暗黑啊。
读完这部厚厚两大册的书,心情却愈发沉重。为了不被暗黑的世界吞噬,我打算每天晚上七点都看一会电视。
标签:
天才历史学家李硕透露自己即将离世!下一篇
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在读的7本中文原创书:苦命天子
- 天才历史学家李硕透露自己即将离世!
- 警犬搜毒超12公斤被奖励鸡腿花环获网友点赞
- 因为电动车演绎的乌龙事件而引起的连锁反应
- 知名童星被判无期!射杀亲妈,欲刺杀加拿大,全怪精神问题?
- 又一校园霸凌事件曝出,政协委员有话说:家长们最该警醒
- 央视今晚直播!CBA3场焦点对决出炉:广东男篮有望击败深圳男篮
- NBA名宿:西部前七的球队没人想在首轮碰到詹姆斯和湖人
- 今日掘金vs鹈鹕:约基奇因小腿伤病不会出战
- 恩比德本赛季场均33.2分 成为联盟合并后场均得分最高的中锋
- 湖人官方:詹姆斯因右脚酸痛 明日对阵森林狼出战成疑
- 塔图姆今日砍下生涯第22次40+ 超越皮尔斯升至队史第二
- 累着了?霍勒迪今日8中2仅得6分6篮板 昨日30中20爆砍51分
- RMC:法国足协禁止斋月期间裁判中断比赛供球员饮食
- BBC:曼联和纽卡的球迷组织发布声明,反对中东投资者
- 追梦一语成谶:诸葛马龙为避湖人刻意输鹈鹕 两权威美媒力挺洛城
- 恩里克将世界杯期间的直播收入捐给儿童抗癌基金,共3万欧元
- 记者:阿劳霍已回到球队训练,对阵皇马时可恢复到100%
- 淄博烧烤咋就火成了烧烤界顶流?
- 38岁文科硕士被迫送外卖?当过记者,做过公关,已经失业半年……一句话道出心酸
- 癫痫患儿家属代购氯巴占被诉贩毒案一审宣判:“铁马冰河”被免于刑事处罚
-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王登峰被"双开"
- 危地马拉将派一名高级别外交官来华,中方能否证实?外交部回应
- 人民网评:“五个一百”,奋进中国迸发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