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护肤美妆 >正文

揭露历史的隐秘:墨、道刀儒,看前贤犀利辨才

发布时间:2023-03-03 16:46:44董烁成来源:

导读 原标题:揭露历史的隐秘:墨、道刀儒,看前贤犀利辨才墨、道刀儒,看前贤犀利辨才⦁ 儒家何为(一)礼崩乐坏我们知道,“仁”是儒家核心价...

原标题:揭露历史的隐秘:墨、道刀儒,看前贤犀利辨才

墨、道刀儒,看前贤犀利辨才

⦁ 儒家何为

(一)礼崩乐坏

我们知道,“仁”是儒家核心价值,“礼”是孔子政治主张。

故事从“礼坏乐崩”开始。

讽刺的是“礼坏乐崩”恰是孔子的弟子说出的。

宰予是言语科的学生,能言善辩。

有一次他问孔子,父母去世,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吧?

一个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啊!

而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丧期内不能作乐,包括不能饮酒和夫妻之实,是事实。

不做夫妻之实,怎么有儿子?

孔子无言以对。

只能耐心地问:父母去世,你锦衣华食能好过吗?

宰予说,好过呀!

孔子无话可讲,只能气呼呼地对宰予说:汝安则为之!

为什么丧期三年?

孔子说,三年乃免于父母之怀,故守丧三年。

孔子不明白,这样合情合理的事,宰予怎么就想不通呢?

辩论不了了之,但引出了礼乐根据:爱必须得到回报。

(二)克己复礼

爱与爱的回报就必须设定为道德,这就是仁;必须设立为制度,这就是礼。

无礼的行为也就无了仁,故仁礼一体。

仁为礼乐之本。

孔子曾经反问:礼,难道就是牺牲和玉帛吗?乐,难道就是钟鼓和舞女吗?

当然不是,那是什么,是“爱”。

爱从何来?天性。原料便是对父母、对子女、对亲人的爱,也叫“亲亲之爱”。

对于这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提出的药方是“克己复礼”。

宰予怎么就不理解呢?

⦁ 不要仁爱要兼爱——墨子

(一)这药方:要兼爱不要仁爱

墨子说,一个人偷鸡摸狗,官府追究责任;偷牛偷马,罪过更重;杀人放火,罪大恶极!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不可以!

那么同理,杀一人一重罪,杀百人,百重罪。那么杀万人是不是万重罪?

不,无罪。

岂止无罪,那是国之英雄啊!

那么春秋无义战,侵略别人的国家,屠杀别国的人民,掠夺人家的财产,难道因为有了国家的名义就变成正义的了么?

还刻于钟鼎,述于碑石,让后人瞻仰,要不要脸?

那怎么办?

墨子说“兼爱”。

仁爱不行么?不行。仁爱有差别,有差别就有阶级,有阶级,就不公平。其结果,也只能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所以,墨子高举旗帜,上面是:互爱互利,公平正义。

请看墨子刀儒:

(二)第一刀——虚伪

墨子说,孔丘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时,子路蒸了一只小猪给他,他不问来路就吃了。

子路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换酒,他也不问来源就喝了。

后来回到鲁国,却又“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俨然君子。

子路问他为什么一前一后判若两人,孔丘居然说,那时求生,此刻求义呀!

好嘛!瞧瞧这嘴脸。

论虚伪还得是儒家!

⦁ 第二刀——自私

墨家假设一位名叫巫马子的儒生发表宣言:我爱本国胜于爱他国,爱老乡胜于爱国民,爱族人胜于爱老乡,爱双亲胜于爱族人。这符合仁爱。但是按照逻辑,接下来是什么?

爱自己胜于爱双亲。

合着您只爱自己啊!

⦁ 第三刀——仁爱不行

墨子说,按照上面逻辑,儒家必死。

别人信奉儒,必杀你利己,多一个人信,多一个人杀你。

别人不信奉儒,你就是妖言惑众,有一个算一个,全要杀你。

儒家,不行!

还得是我兼爱!可惜,他到最后也没解释清楚,人为啥要爱别人。后来孟子弱弱问了句:先生当真相信爱邻居的孩子,能够跟爱哥哥的孩子一样吗?

⦁ 不救才有救——庄子

⦁ 躺平啥事儿没有

庄子说:孔墨之所以跑出来冒充救世主,是因为世道人心大乱。那人心怎么被搞坏的呢?

首推夏禹,就是他那会儿,人人搞阴谋诡计,天天不干人事就知道霍霍别人。

但是!夏禹“使民心变”的根源是帝舜“使民心竞”,再往前推怪帝尧“使民心亲”。

亲,是爱自己的亲人。

庄子以为,儒的根子“亲亲”就坏了。

论据是,有亲就有疏,是以从区别到竞争再到斗争。

那么就怪尧舜禹呢?

庄子说不是。

毕竟三位的目的是治国。

而这个“治”还得从三皇五帝说起...

有治才有乱,越治越没治,早早躺平,啥事也没有,折腾个什么劲儿?

⦁ 第一刀——还是虚伪

故事是说,两个儒生去盗墓。大儒望风,小儒下墓。眼看天要亮了,大儒催小儒,小儒答:“衣服还没脱呢,嘴里还有颗珠子。”

不过这对话形式是吟诗:

大儒问: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答: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接着,那小儒一边在死人嘴里挖珠子,一边吟唱:青青之麦,生于陵陂(读如杯)。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翻译过来就是:绿油油的麦子,长在山坡坡。活着不捐善款,死了含颗珠子干什么?

盗墓还吟诗?还找个理由?讽刺效果乘一万。

⦁ 第二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庄子看来,儒墨理论实实在在的大奸大伪。

所谓的智慧不过是为盗贼装裱门面。

比如,为了防贼,把柜子锁的死死的,而盗贼到来,提柜而奔。

他生怕你锁的不劳。

想到尊君爱国不知怎么回事?

智慧如此,道德亦如是。

准确猜出室内所藏,是圣;抢先进去行窃,是勇;最后一个撤离,是义;知道能不能得手,是智;分赃时人人有份大家一样,是仁。

道德吗?不道德吗?

结论出来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基于此庄子提出一个观点:一个人重视自己超过重视天下,天下可以托付给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陆地上吐泡泡怎么能比得上回归湖海!

可惜,谁又能保证湖海不干涸呢?

晴天造伞,理所当然啊。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

部分图片自网络搜集 侵删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过秦论》《资治通鉴》《论语》《孔子》《墨子》《庄子》等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