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护肤美妆 >正文

90后“守艺人”王爱民 缝补生命化残为美

发布时间:2022-12-15 12:04:12石学翔来源:

导读 视频加载中...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4日讯 眼前正在做锔瓷修复的是九零后锔艺传承人王爱民,这个紫砂壶刚送来的时候已经破碎不堪,但王爱...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4日讯 眼前正在做锔瓷修复的是九零后锔艺传承人王爱民,这个紫砂壶刚送来的时候已经破碎不堪,但王爱民却拿在手里不急不躁地端详着。

锔艺传承人王爱民告诉闪电新闻记者,“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手艺。锔瓷就好比订书机一样,把破碎的瓷器修补起来。”

“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是20世纪70年代的独特记忆。那时,锔瓷匠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招揽生意,听到吆喝声的老百姓,便会拿出家里破碎的碗、碟等让锔瓷匠帮忙修补,方便日后继续使用。

王爱民回忆,大街小巷的吆喝声是他对锔瓷最初的记忆,也对锔瓷神奇的修复能力产生了兴趣,长大后他所学专业是文化遗产保护与鉴定,并多方寻求深造学习锔瓷手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的观念也有所转变,家里的大物件也是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从事大物件锔瓷也就是粗活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有的转行,有的选择向珍贵古瓷器、紫砂壶也就是精细活转变,这也更加考验锔瓷匠的技艺。

王爱民自豪地说:“一件瓷器拿到手里观察它破碎的纹路,制作的材质,真正操作起来要分数十步的流程来修复,看似简单的钻孔却是十分考验手艺人的技艺。多一毫米打穿,少一毫米掉钉,分毫不差是经过日日夜夜的练习才能掌握的独特本领,每一颗锔钉都是手艺人独一无二的构思打造。钻孔、锔钉、器物每一步都要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与鉴定专业的王爱民对非物质文化非常感兴趣,于是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日照老家跟老师傅学习锔瓷手艺,经过数月的勤学苦练,他终于学习到了锔瓷手艺的本领。现如今王爱民经过数年的专心钻研俨然已经从当年的那个懵懂的小学徒变成了现如今大家眼里的老师傅,在王爱民的手里缝缝补补的瓷器已经不计其数,也正是他的这种坚守让更多的人与瓷器之间的故事得以延续。

王爱民告诉闪电新闻记者,“以前锔瓷讲究的是滴水不漏,现在更多是通过锔瓷赋予瓷器新的生命。用了十几年的主人杯, 爷爷留下来的老茶壶,因为锔瓷修复者的耐心、细心以及专心,让破碎的瓷器新生,让故事和情感得以延续,这是锔瓷匠人对锔瓷技艺的最高追求。传承锔瓷技艺十数年间,手中小小的锔钉修复了无数的瓷器,让更多人与瓷器之间的故事得以延续,也让锔瓷技艺更加深入人心。”

锔瓷,即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也是手艺人用心守护、传承和发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凡技艺成就了“补而不失其真,修而愈增其美”的化境,以巧夺天工般的神奇“魔法”,使得“破镜重圆”,让器物所附属的那份特定感情记忆继续完好,继续陪在身边。

闪电新闻记者 徐桂龙 沈熙圃 报道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