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产 >正文

唐后从史书消失,河西王为母亲建造的石窟竟然就在这?

发布时间:2024-03-21 08:34仇凝英来源:

导读公元412年,在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处河西走廊的姑臧城迎来了一位新主人。时年45岁的沮渠蒙逊在击败周边势力后,进驻姑臧城,自称河西王,成...

公元412年,在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处河西走廊的姑臧城迎来了一位新主人。



时年45岁的沮渠蒙逊在击败周边势力后,进驻姑臧城,自称河西王,成为凉州土地上势力最大的统治者。

沮渠蒙逊当年为母亲造像的凉州石窟,是文献中记载的新疆以东最早的较具规模的石窟。

然而,这座石窟在唐朝以后便在史书中消失了,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被人遗忘的洞窟”

20世纪40年代,中国考古学者根据唐代名僧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的记载:“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而斫窟,安设尊仪”,首次将凉州石窟的位置锁定到武威东南约50千米的天梯山



一面陡峭的山崖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洞窟,呈上中下三层排列,最大的一个高30米,宽19米,里面立着一尊高达23米的大佛

当地人对这些洞窟并不陌生,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历。

由于大部分洞窟都在悬崖之上,梯道早已毁损,很少有人去一探究竟。



真正揭开这些石窟秘密面纱的,是美术史学家史岩

1954年夏,跟随中央美术学院暨华东分院艺术考察队前往敦煌临摹壁画的史岩,在返回途中特意取道武威天梯山,意欲解答史学界多年的谜题。

这里真的就是被人遗忘的凉州石窟吗?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史岩冒着坠入悬崖的危险,腰系绳索沿壁而下,成了近代以来第一个进入天梯山石窟的考古学者

经过6天的详细勘察,史岩写出了《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一文。

史岩从遗留的档案资料中获知,明代时这里尚有26座洞窟,后因地震等原因,它们中有一半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史岩对幸存的13座洞窟进行了编号

根据对洞窟结构及遗存的分析,史岩认定第一窟和第四窟是北朝式窟,其余都是隋唐规制并经历了后世的重修。

其中,最大的13号洞窟,约成窟于晚唐,明清时曾多次修缮。

结合走访时人们对已毁损石窟的回忆,史岩推断:天梯山石窟是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国君沮渠蒙逊最先创凿的,可是他为母亲造像的石窟已经毁于地震



这是史学界对武威天梯山石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凉州石窟”,第一次进行学理论证。

然而,学界对天梯山石窟的研究刚刚开始,就因为种种原因而中断了。

“凉州模式”

直到30年后,担任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的宿白,重新将史岩当年写成的报告从故纸堆中翻出,天梯山石窟才再一次出现在学术视野



宿白,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开创者。

在早期的研究中,人们一般是从美术的角度对石窟造像和壁画加以考察。

宿白创造性地把考古学运用到了研究中。

在他看来,洞窟形制、造像的风格技法等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征。



宿白1986年发表在《考古学报》上的文章

《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

根据史岩当年留下的详细文字记录,以及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的天梯山第一窟最下层壁画的摹本,宿白从供养菩萨的姿态、发髻、服饰等细节,与酒泉、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北凉石塔基座上所雕的供养菩萨进行比对,发现它们有相似之处

从而进一步确认天梯山第一窟和第四窟的开凿时间是在北凉时期,似应在沮渠蒙逊为母亲所创石窟之后,是河西走廊上早期石窟的范例。

除天梯山外,宿白还在张掖的肃南金塔寺东西二窟、马蹄寺石窟群以及文殊山千佛洞,发现了大致相同的特征。



这些石窟诞生的年代,正值古代凉州的鼎盛时期。

彼时沮渠蒙逊统治的北凉,以都城姑臧即今天的武威为弘法中心,不仅成就了一批高僧,还开创了中国早期佛教石窟艺术的样本,为后来中国其他地方的石窟造像带来了深远影响。



而它们所代表的早期石窟造像艺术也被宿白赋予了一个特别的称谓——“凉州模式”。

公元301年年初一个早晨,西晋都城洛阳走出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叫张轨。



张轨,时年47岁,出身于儒学世家,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耳的第十七代孙。他刚刚接到朝廷的委派,前往遥远的河西任职。

位于西部的鲜卑部落趁乱侵扰河西,满朝公卿认为张轨“才堪御远”,联名举荐他出任凉州刺史。张轨决定即刻动身,前往凉州。

自幼浸润儒学的张轨,决心把这座萧瑟衰败的武威郡打造成礼仪之邦。

3月19日至27日

纪录大时代《梦幻凉州》

九集连播,敬请观看





来源:《纪录大时代》

编辑:王鼎尧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