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产 >正文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是忠臣,还是奸臣?明英宗:忠臣

发布时间:2023-01-09 14:27:10唐韦震来源:

导读 原标题:“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是忠臣,还是奸臣?明英宗:忠臣 ...

原标题:“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是忠臣,还是奸臣?明英宗:忠臣

“土木堡之变”将明朝数十年之积累毁于一旦,在这一场战争当中丧生的文臣、武将、大军,不计其数。而这一场战争也成为明朝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后明朝再也无力大规模出征蒙古。

要知道,此时距离明朝动用几十万大军攻打蒙古仅仅只过了二十五年的时间。而促成这一悲剧的就是王振。

天顺元年,明英宗恢复王振官职,风光大葬(衣冠冢),还为王振建立祠堂以作纪念,现在这座祠堂还存在,就是北京的智化寺。

“赐王振祭葬,立祠。”——《明史·王振传》

要知道,王振的定性是奸臣,要不然也不会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凡是与他有关的人员全部遭到诛杀,其中就包括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要是他活着的话,肯定也得死,因为他的侄子王山代替他被执行了死刑,而且这个死刑还是相当痛苦的那一种,就是凌迟。

为什么群臣对王振如此痛恨?因为土木堡之变是他挑起来的,土木堡之变也是他指挥战败的。

正统十四年,也先兵分四路从辽东、甘肃、宣府、大同,攻打明朝,在这之前蒙古与明朝一直相安无事,为什么到这时蒙古主动对明朝发动战争?要想知道这一切,要问的人就是王振。

明朝与蒙古有互市政策,所谓互市政策就是明朝定期到边境与蒙古做生意。

毕竟蒙古的手工业相当的不发达,而锅碗瓢盆又是生活必需品,倘若不与明朝做生意的话,那就只能抢。

而明朝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与蒙古做生意,要不然明朝的那一群大臣打死都不会做蒙古的生意,“隆庆议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首先,蒙古一直是明朝的威胁。其次,明朝的大臣认为自己是文化人,蒙古人是野蛮人,说简单点,就是看不上。

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在正统十四年的那一次交易,蒙古只收到了五分之一的货款,其他的五分之四去哪里了呢?进入了王振的口袋。

王振为什么要黑蒙古的钱呢?因为也先忘记了贿赂他。

在此之前,蒙古每一次来明朝交易,也先都会贿赂王振,以求生意能够顺顺利利的做下去,因为蒙古的牛羊马有问题。

也先仗着他统一了蒙古,有着足够的武力作为后盾,次次用劣质的牛羊马冒充上好的牛羊马。如此不讲诚信也就算了,竟然还在出使的队伍中塞入大量的强盗,沿途一直抢劫。

明朝早就对蒙古有意见,但是奈何当时的蒙古确实强大,只能忍下来,但这不在王振的考虑范围之内。

既然你也先这么不识时务,那就别怪我当一回奸商,反正我也出师有名。

倘若也先没有统一蒙古,或许会与明朝谈判,但奈何他统一了蒙古。

再加上此时距离元朝灭亡不过百年,恢复元帝国的荣光是每一个蒙古人的梦想,正好试一试明朝是不是真的有能耐。

原本明朝根本用不着御驾亲征,因为蒙古动用的大军不过十万,而明朝还有永乐年间遗留下来的名将存在,就比如张辅。

但是明英宗却偏偏要御驾亲征。而在其中搞鬼的人就是王振。

王振虽然是个太监,但是身残志坚,也有偶像,也有梦想,他的偶像就是明英宗的曾祖父朱棣,而他的梦想就是如同朱棣一样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他忘记了一点,他就是个太监。

一场几十万大军的大规模战争,一般准备工作至少需要三个月,因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士兵到时候就得饿肚子,而士兵饿肚子就会丧失战斗力。当时明英宗用了几个月准备呢?仅仅只用了不到十天。

历来北征蒙古的时间都是定在春天,朱棣也是如此,为什么呢?

如果将出征的时间定在夏天或者秋天,时间将会很紧急,因为一旦到秋天打不了胜仗,到了冬天,士兵受不了塞外的苦行,将会连弓箭都拉不开,更别提打仗。

蒙古大军就不一样,他们原本就在塞外,到时候他们将完全掌握战场的主动优势。而明英宗出征的时间是在七月,已经临近秋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土木堡之变自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更何况王振的神助攻并没有到头(明英宗的一切决定都是王振在背后教唆)。

也先只有六万大军,而明朝有整整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大军还是打过仗的二十万大军,要么是永乐年间遗留下来的,要么是宣德年间遗留下来的。

有着如此大的体量,就算给也先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贸然发起进攻,但是王振却给他提供了进攻的机会。

原本粮食就有问题,王振还带着大军到处溜达,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他想将二十万大军带到他的家乡蔚县,让全县的人都看一看,他王振现在是有多么的发达,连皇帝都听他的话。

但是考虑到他在蔚县有一定的财产,这一定的财产就是庄稼,二十万大军要是到蔚县的话,他的庄稼可能就得不保。

所以走到半路的时候,他又下达命令,按来时的居庸关回京。他不是来打仗的吗?为什么又要回京呢?因为他听了前线将领的报告,吓得魂不守舍,哪里还有胆子打仗。

摊上这么一个主帅,士兵只能自认倒霉。

原本士气正旺的明军经过王振这一番折腾,一个个又饿又累,试想一下,这样的大军如何打得过蒙古骑兵,就如同没有打过仗,也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一般。

事实也正是如此,也先一发动攻击,大军当即崩溃,你跑,我也跑。

幸运的是,王振也死在了这一场战争当中,不过,他并不是死于敌军之手,而是死于已方将领樊忠之手。因为樊忠气不过,一锤将他捶死。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有人要承担负责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王振。既然如此,为什么明英宗还要为王振正名呢?因为在他看来,王振是对的。

王振挑起战争,是因为蒙古欺压明朝。王振叫他御驾亲征,是因为想打胜仗。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王振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强行罔顾现实,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变成一个光明正大的人,明朝也就只有一个明英宗。

但其实这一切也情有可原,毕竟王振是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太监,一直视他为己出,当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掌控他。

但是正所谓当局者迷,王振在其他人的印象里就两个字奸诈,但是在他的印象里却是忠贞不二。

如果说明英宗糊涂,那么后来的群臣也是挺糊涂的。按道理来说,明英宗一驾崩,群臣就应该对王振再次进行清算,将他的祠堂拆掉,但是群臣却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将这座祠堂保留了下来。更加可笑的是,这座祠堂的香火还一直很旺盛,万历年间甚至大修过一次,康熙年间又大修过一次,要不然也不会遗留到现在。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