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产 >正文
刘国强: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
发布时间:2022-12-19 13:55:34宗政雄全来源:
中新经纬12月18日电 题: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
作者 刘国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我就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明年货币政策的相关工作讲三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近几年货币政策工作体会概括而言,就是服从大局,强化合作。这不仅是纪律,也是学理。
我们知道,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所以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性,也有有限性。“重要性”是因为货币政策关系流动性的总闸门,和流动性的传导效率,影响重大,责任重大;“有限性”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手段和作用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乱印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认识到货币政策有限性的同时尽力做好。怎么做?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各方面密切配合去做,强化系统思维,不搞单兵突进,这样才能使货币政策有更好的环境,取得更好的成效。
近几年,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稳”成为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并取得了实效。2020年以来累计实施了7次降准,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准备金率由10.4%调整为现在的7.8%,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5万亿元;2020年到2022年三年累计预计新增贷款超过60万亿元,2022年可能会达到21万亿元;2022年前11月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为4.2%,较2019年全年下降了110个基点,处于有统计以来的最低点。总量政策的力度是巨大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有利的。
同时,面对国内外各种因素对经济循环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央提出要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要求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近年来人民银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超过10个,有力支持了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发展,保住了大量市场主体。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也是特殊时期特事特办的必然选择。因为在实体经济特别困难的时候,资金会选择离开实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总量放得很大,也很难惠及实体经济。如果不搞结构性货币政策,光靠总量政策发力,很可能量不出,也用不好。
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包括选择支持什么行业,对实施过程怎么把控,保障资金不跑冒滴漏等等,各部门都下了大力气。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虽然政策性较强,但我们也非常注意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最后一公里”是完全市场化的,包括资金贷给哪个企业、什么时候贷、贷多少等等,政府都没有指令,都是由银行和市场主体自主协商决定的。
第二,关于2023年货币政策,最根本的要求仍然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会议确定的宏观政策基调仍然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对中央的这些要求,我用口语化进行概括就是总量要够、结构要准。
总量要够,就是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今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除非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超出预期,这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中央还会适时作出部署。总量要够也是可以做到的。当前,中国仍然是少数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货币政策的工具仍然比较充足,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都有空间,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经验都比较丰富。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
投向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对一些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时评估,可以按时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者让别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接续。
从当前情况看,一些需要进一步支持的领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房地产当前既是重点领域,也是薄弱环节,理应加大金融支持。房地产对居民生活和财产,宏观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稳定,政府财政、金融市场的影响,都不是别的产业可以比肩的。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支柱不能大幅度摆动,非保持总体稳定不可。前期的宏观调控已经克服了大涨的风险,现在大跌已成为主要矛盾,亟须止跌。当然,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离,要以稳民生为落脚点,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优化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再比如科技创新,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核心,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点,也理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科技创新是高投入行业,因此已出台的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等政策都要延续。同时,科技创新又是高风险领域,必须充分发挥各类资本的作用,这是中国实践和科技领先国家实践的基本经验。所以,我们既要规范资本市场、资本的运作,也要多开一些绿灯,不能忘记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展质量,不是不发展。
第三,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求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按照我的理解,可以口语化表述为保持警觉、完善制度。
保持警觉,就是要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经营风险的,是全周期的行业,自带风险基因,贪婪逐利的人性弱点在金融领域最为明显;同时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也会在金融领域形成风险,并放大风险;而且金融风险又具有隐蔽性,颠覆性。因此,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做到时时放心不下。近几年,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增长、物价、国际收支保持平稳,金融乱象得到明显遏制,许多风险机构得到有效处置。但也要看到,旧的风险没有断根,新的风险还在积累,经济下行导致的“水落石出”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外部冲击等风险都不容忽视,而且这些风险的关联性日益突出。同时,一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失效、一些机构腐败问题突出,都会带来金融风险。
完善制度,就是要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这几年防控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弥补了许多制度短板,包括中央层面加强金融委统筹协调,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地方层面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等。但是,“捂盖子”“富贵险中求”的现象目前还不少,需要依靠“一事一议”,而不是机制性安排。通过“一事一议”进行处置的比例过高,处置责任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处置资源仍然需要进一步充实。前期,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金融稳定法》推进较快,目前已进入人大立法程序,预计明年有望出台。这将明显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总的看,2023年经济还会面临许多挑战,但肯定会比2022年好,这点非常肯定。(本文根据刘国强12月17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核。)(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标签: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刘国强: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
- 《阿凡达2》上映 国产技术CINITY引关注
- 上汽大通发布首款9AT轻客V70 跨界抢食中高端MPV市场
- 增加科创属性谋图科创板 蜂巢能源秀“龙鳞甲电池”等技术
- 当美妆护肤企业开始“卷”研发 他们究竟在“卷”什么?
- 海信进入“彩电业世界杯”决赛:董事长林澜公布未来发展新规划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2023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预测
- 今日看点 - 油价年内“最后一调”,或迎“三连跌”
- 后疫情时代面面观 │ 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加快推进复产复工?
- 疫情结束后,核酸采样屋、方舱医院如何再利用?
- 零售商在京加速布局“便利店+”
- 创业板IPO受理为何锐减
- 千亿市值个股跑赢大盘说明什么
- 霍乱卷土重来 全球疫苗库存告急
-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 「西街观察」走出疫情,需要信心和耐心
- 核酸采样屋、方舱医院再利用
- 透视2023中国经济发力点
- 抗疫新阶段 复产复工如何“踩油门”
- 走出疫情,需要信心和耐心
- 阿里效应破灭,杭州某盘单价直降三万,有码农计划“借点钱”提前还贷
- 早该跌了!以岭药业连续大跌,奉劝散户投资者千万别想着抄底!
- 中国制造“踢进”世界杯,福建人靠“造房”两个月挣500万
- 每经操盘必知(周末版)丨浙江省委书记调研阿里巴巴;中信证券:围绕这三条内需主线均衡配置;世界杯决赛门票已炒到近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