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产 >正文

独家专访|戴斌:旅游市场或于明年暑期全面恢复

发布时间:2022-12-17 10:14:02卢环子来源:

导读随着多项优化防疫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旅游业进入复苏通道。旅游市场何时能恢复至疫前水平?旅游业界需要做哪些准备?近日,围绕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多项优化防疫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旅游业进入复苏通道。旅游市场何时能恢复至疫前水平?旅游业界需要做哪些准备?近日,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独家专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将迎三年最佳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

南方日报、南方+:“新十条”出台后,很多防疫措施优化了,但我们仍然要面临一大波面积感染的挑战,您怎么看接下来的元旦和春节市场?整个旅游市场何时能够恢复至疫前水平?

戴斌:“新十条”的发布对提振旅游消费和产业的信心都是极大的利好消息。也因为“新十条”的出台,我们对2023年的旅游经济运行预期调为乐观,之前是谨慎乐观。但与此同时,这次调整对旅游市场的传导也存在一个过程。旅游是一个经济属性比较强、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特别是与人的空间移动密切相关的一个产业。

“新十条”的出现将有利于人们的流动,但为什么说它有一个过程?因为人们的谨慎消费的心理还没有过去,从疫情期间的恐慌现在转向谨慎,仍会有一个观望的过程。我们预计,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会成为过去三年以来春节旅游市场最好的一个节假日

明年暑期或将全面恢复

南方日报、南方+:整个旅游市场何时能够恢复至疫前水平?

戴斌:整个旅游市场要完全恢复到2019年及疫情之前的水平,可能要等到2023年的暑期,在此之前都是一个逐步恢复调整优化的过程。我相信,广大游客的消费心理如果从谨慎转向正常,旅游经济运行就会起来

在明年的暑期到来之前,特别是冬季,北上滑雪、南下避寒,会成为一个旅游消费的热点区域。从人群来看,中青年家庭自驾旅游可能会成为主力军。商务旅行会比观光休闲更刚需,会率先恢复。

在对整个市场总体愈发乐观的前提下,我们会更关注一些结构性的趋势和数据。

对整个市场,我们希望大家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入出境游港澳市场将率先恢复

南方日报、南方+:目前很多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和OTA在等出境游恢复,但外界也有一种声音,说即便出境游恢复,也难以恢复到疫前水平,您怎么看这一观点?

戴斌:今年9月份我提出今年底和明年初会迎来入出境旅游恢复增长的上升期,现在看来趋势愈发明显。

首先,从入出境旅游市场相关的先行指数,即航班的恢复情况来看,从最早期的14+7入境隔离政策、航班的熔断机制,到现在的熔断机制取消,入境隔离时间大大缩短,且进一步缩短的趋势是存在的。如果政策调整了、航班恢复了,商务旅行、留学、探亲访友这几大市场会率先恢复

第二,拿旅游签证的,一是拿旅游签证自由行的,二是拿旅游签证跟团游的。拿旅游签证自由行的这部分人群会成为继商务、探亲、访友、留学之后第二波率先恢复的市场

我们现在重点关注的是第三类客源市场,既拿旅游签证,而且是跟团游或者是机票加酒店的,这个是目前没有放开,这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出境游市场。

随着前两个市场,包括民航、签证、口岸、移民一些部门先行政策的逐步放开,旅游业务、机票加酒店业务(的放开)未来可期。

随着“四省一市”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相关政策的落地,我相信澳门的市场会率先恢复。我们也注意到香港对内地的旅游政策也有趋于便利化的迹象,所以在入出境旅游市场上,澳门和香港会成为先行者

从空间上看,近程旅游会成为旅游市场的第二波放开首要恢复增长的区域,东亚、东南亚这两个市场会率先得到恢复。远程市场仍有一个观望时期,但总体上会越来越好

站在复苏拐点,旅游企业可以怎么做?

需要面向新需求,聚集新动能,培育新团队

南方日报、南方+:疫情三年,很多旅游企业倒下了,也有一些企业活下来了,您认为那些活下来的企业有哪些共性?

戴斌:第一,紧跟市场变化的趋势,以满足广大游客新型消费需求为导向

无论是春秋的“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游、类似的都市旅游产品,还是武商集团和融创合作的冰雪项目,以及四季文旅在广东的三华李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四川成都的火锅巴士,这些项目都有这样的共性:适应当地的游客近程旅游、都市休闲的新需求。只要我们和广大游客在一起,就会有生存的土壤及发展的基础。

第二,在发现新需求的同时,善于利用新动能构建新的消费场景

无论是像广西和越南边界的夜德天项目,还是祥源控股的湘见·沱江夜游项目,以及岭南集团的业务和数据双中台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注重引入科技、时尚、文化这些新动能。

过去发展旅游业主要依赖的是山水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大家主要去看景。但现在我们发现景观之上是生活,只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新需要的,包括电竞酒店,以及数字化虚拟场景、沉浸式的演艺体验、夜游项目,都会成为新时代的旅游新产品。过去我们重视资源,现在这些企业则更重视产品。

第三,注重创业创新团队的集聚和人才的培养

在疫情期间业绩突出、入选创业创新案例的企业都有类似的理念:构建一个内生性的团队,在试错中成长,让创业照耀旅游的星空、让创新引领旅游的未来。总之,面向新需求,聚集新动能,培育新团队,才会有新项目。

为什么需要重新认识旅游业

不仅要关注其经济属性,更要关注社会属性

南方日报、南方+:近期您提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旅游业面临理念重构和实践创新的现实课题,理念重构指的是什么?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需要建立怎样的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如何指导市场主体进行创新?

戴斌:第一是发展理念的重构。过去40年旅游业的发展理念几经变迁。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是为了创汇。90年代我们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因为我们那时要应对市场疲软,即总需求不足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本世纪初,我们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不管是创造外汇,还是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都在强调旅游的经济功能。而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进程,要求把共同富裕作为我们的发展导向,不仅是物质上、也包括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文化和旅游恰恰是精神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继续强调旅游经济属性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旅游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让老百姓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开心、玩得放心。发展理念的重构,意味着要在强调经济属性的同时,更加要去强调它的社会属性

第二,在发展模式上,要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吃了开放的红利,1999年国庆黄金周以后,我们又吃了人口的红利,那么今天靠什么?当旅游的发展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增长、质量发展的时候,从资源驱动型走向科技、文化、艺术等新动能驱动的时候,我们的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要更加强调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绝不能再去一些地方大干快上,比如在远离客源地、没有游客到访的地方,不顾当地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环境的配套,去上马那么多古城古镇的翻新改建,导致大量的闲置资产。

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广大游客是否满意、旅游发展动能新不新、旅游市场主体竞争力强不强,作为必须要回答,而且要回答好的三个问题

第三,要建立发展路径的新思维。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强调“深度”二字,意味着融合虽然开局,但是程度还不够深、范围还不够广、人民群众的实感还不够。这也是党的代表大会首次对旅游提出这么明确的要求。

发展的路径当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培育一批能够承载国家战略的市场主体。今年我们发布了2022中国旅游集团20强名单,我认为,作为国家旅游业的第一方阵,它们承担着为国为民的责任,更应该与国家战略相向而行。市场主体如果没有文化引领、科技赋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这根弦,只靠发文件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推出一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产品。电竞和酒店、美术馆和酒店如何结合?巴士和餐饮、旅游如何结合?以及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怎么结合?只要我们放开眼光,就会发现旅游业真的是由旅游者来定义的,是旅游者在定义旅游业,不是旅游业在定义旅游者

经此一役,旅游业回不到过去了,我们只能够向前、向前、再向前。

【记者】周人果

【见习记者】叶绮涵

【剪辑/设计】许蕾

【录制】董晨晨

【统筹】周人果 张西陆

【作者】 周人果;许蕾;董晨晨;叶绮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