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产 >正文
基石药业停产自救背后:账上只剩下11亿,资本寒冬下biotech们“断腕”不断
发布时间:2022-11-16 13:18:19屈克翔来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暂时的停工停产并不意味着公司产业化基地的关闭。”11月14日,基石药业相关负责人回复《华夏时报》记者。10天前,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停工、停产。
基石药业给出停工停产的理由是,目前并无大批量生产的明确计划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考量。记者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基石药业账上只剩下11亿元。研发支出骤减,但销售支出不断增加,亏损连年扩大。
而基石药业并不是唯一一个“断腕”自救的公司。今年以来,处于资本寒冬下的biotech公司,普遍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或选择收缩管线,或与大型药企合作,或卖掉工厂。
停工停产
风雨欲来,已有征兆。
今年7月,坊间便有消息称,基石药业正在考虑出售股权或寻求收购等战略选择。彼时,基石药业回复媒体称,关于近期外媒相关报道内容,公司不予置评,待有需要披露的信息时公司将及时公布,目前公司业务运作正常。
出售股权不辨真伪,但暂停苏州产业化基地的想法,似乎基石药业酝酿已久。
上述基石药业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方自2022年6月起积极开展了调研和讨论。”
2019年8月,基石药业全球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在苏州签约,项目总体投资10亿元,项目规划总计容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同时具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研发、中试及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设计产能可达2.6万升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
2022年半年报披露,基石药业已完成了具备先进水平的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于2021年年底如期开始试运行。公司正在进行多款进口产品的技术转移,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
让外界始料不及的是,仅过去3个月,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便停工停产了。
“考虑到目前并无大批量生产的明确计划,并且公司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产品的供应保持稳定,地产化工作也在同步按计划与CDMO合作中,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经公司董事会考虑并慎重决定,苏州产业化基地于2022年11月4日暂时停工停产。”上述基石药业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同时也表示,公司将保留核心工作人员,继续积极接洽产业合作机会,为将来再次启航做准备。同时,基石药业苏州公司其他业务不受本次调整影响,转化医学中心和研发业务仍在有条不紊地运作。
资金匮乏
基石药业成立于2015年底,2019年初借助港股18A政策上市,是一家主营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的公司。公司2021年业绩报显示,其已经迈入了商业化阶段,累计获得4款创新药的7项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
但这一切并没有在股市上兑现。按11月14日收盘价3.730港元/股计算,基石药业较发行价12港元/股,已跌去68.92%,市值仅剩44.52亿。
从往年业绩看,基石药业一直处于连年亏损的态势。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18年-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17.93亿元、23.08亿元、12.21亿元、19.2亿元,短短四年合计亏损金额高达72.42亿元。
亏损之下,基石药业研发支出骤减,但销售支出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开支后,公司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1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48亿元减少人民币2.259亿元,主要由于已获批产品费用支出降低。
另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开支后,公司行政以及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2.2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43亿增加了人民币1013万元,主要归因于销售团队扩大覆盖范围。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2022年上半年,基石药业账上只剩下11亿元。资金匮乏或许是基石药业频繁自救的原因。
事实上,基石药业并不是唯一一个“断腕”自救的公司。
今年以来,处于资本寒冬下的biotech公司,多数都像基石药业一样,或选择收缩管线,或与大型药企合作,或卖掉工厂。
8月16日,云顶新耀宣布向吉利德科学的全资子公司Immunomedics转让开发和商业化拓达维(英文商品名Trodelvy,戈沙妥珠单抗)的独家权利。这距离拓达维国内获批上市还不足百天。此次退回ADC药物权益,云顶新耀最多可赚3.3亿美元。这笔交易将延续云顶新耀的现金流至少到2026年,并产生了相较此前云顶新耀支付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的3.6倍的溢价。
9月19日,药明生物宣布与科望医药达成多项战略合作。根据协议,药明生物将吸纳科望医药苏州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设施,建成大分子开发和GMP生产服务基地。2019年年底,科望贷款1.5亿元用于苏州GMP生产基地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主做抗体类大分子药物的biotech企业,科望医药至今还没有一个自研产品上市。
10月,和铂医药连续发布公告,宣布将其处于临床后期的巴托利单抗(FcRn单抗)授权给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交易总额高达10亿元;同时,结束其于中国的特那西普(HBM9036)三期临床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生物高科技企业而言,目前的资本寒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为了熬过严冬,高科技医药行业企业必须抱团取暖。而应对当前困境的核心对策就是强化原始创新,靠新产品新市场来争取时间,渡过难关。等到资本市场回暖,给予生物医药赛道更多支持,高科技企业才能真正走出生存困境,有机会实现自我突破。”陈佳称。
见习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标签:
猜你喜欢
- 基石药业停产自救背后:账上只剩下11亿,资本寒冬下biotech们“断腕”不断
- 多地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专家:集中有限力量对付最大的劲敌
- 个人养老金账户争夺战悄然打响,多家银行已开启预约服务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有下降,餐饮、乘用车收入成拖累项|快讯
- 还有多少道歉?私募基金经理的反思接踵而至,仅13家百亿私募年内获正收益
- 5.0%!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继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仍然领跑|快讯
-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流动性全面改观!合格投资者逾520万,超580只公募基金入场
- 搜狐Q3盈转亏预计继续亏!游戏营收下滑,已拿版号项目尚待上线
- 万亿元MLF到期 重回缩量等价续作 央行缘何未降准置换?
- 合理展期、合理融资 金融“16条”为房地产信托松了松绑
最新文章
- 基石药业停产自救背后:账上只剩下11亿,资本寒冬下biotech们“断腕”不断
- 多地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专家:集中有限力量对付最大的劲敌
- 个人养老金账户争夺战悄然打响,多家银行已开启预约服务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有下降,餐饮、乘用车收入成拖累项|快讯
- 还有多少道歉?私募基金经理的反思接踵而至,仅13家百亿私募年内获正收益
- 5.0%!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继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仍然领跑|快讯
-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流动性全面改观!合格投资者逾520万,超580只公募基金入场
- 搜狐Q3盈转亏预计继续亏!游戏营收下滑,已拿版号项目尚待上线
- 万亿元MLF到期 重回缩量等价续作 央行缘何未降准置换?
- 合理展期、合理融资 金融“16条”为房地产信托松了松绑
-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龙头”撬动作用凸显!123家企业上市,400多家在排队,1723家迈入创新层
- 妻子欲花150万元网上买玉石,丈夫远在上海劝说无效,紧急求助西安民警上门及时劝阻止损
- 大风快评|印度人口明年或将超中国,该不该纠结?
- 200万租火车站候车室开便利店,合同约定同层楼独家经营,旁边派出所值班室一房间却被改成小超市,该咋办?
- 11月14日上海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例
- 广州海珠区:统一标准,免费向重点管控区发放物资包
- 北京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开启冬运护航模式,保障市民温暖出行
- “笔里藏刀”的危险文具,不应出现在孩子身边 - 新京报快评
- 对初创企业“无事不扰”,该成优化营商环境常态|新京报快评
- 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于12月3日至10日举行
- LG杯淘汰姜东润,丁浩首进世界大赛决赛
- 河南开封拟回购恒大帝景项目1050套房源作为保租房
- 华润有巢REIT提前结束公众投资者募集,将进行比例配售
- 首钢女篮主帅拒绝透露新赛季目标,新援却无意间说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