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产 >正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一等奖(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发布时间:2022-08-25 08:18:22向厚鸿来源:

导读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一等奖,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关于...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一等奖,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春节的传统文化手抄报春节传说之一: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2、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3、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4、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5、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6、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7、“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8、”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9、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10、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11、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12、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13、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14、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15、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

16、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17、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18、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19、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20、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21、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22、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23、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24、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25、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26、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27、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28、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29、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30、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31、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32、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33、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34、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35、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36、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37、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38、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39、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40、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41、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42、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43、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44、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45、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46、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47、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48、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49、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50、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51、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52、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53、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54、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55、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56、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57、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58、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59、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60、“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61、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62、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63、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64、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65、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66、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67、“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68、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69、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70、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71、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72、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73、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74、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75、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76、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77、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78、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79、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80、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81、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82、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83、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84、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85、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86、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87、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88、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89、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90、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91、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92、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93、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